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政权:“三三制”倡民主新风(8)

时间:2015-08-14 16:5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我父母当年种过她家三亩半地,她考虑到我们家人多地少,生活困难,租子一般都是随我们的便,交多交少都行。”86岁的北店头村村民贾晨有至今记得张春云的义举。“有的户年年借粮无力偿还,再借不便开口,只好说借糠吃,张春云就偷偷在谷糠下装上谷子和玉米。”后来边区实行减租减息,张春云不仅积极响应,还告诉种她家耕地的农户,谁种谁收,不再交租。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建设最重要的一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王聚英教授解释,为了将之付诸实践,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张春云当选县参议员,正是‘三三制’特征的鲜明体现。”

三件礼物与一身棉衣

——民主集中制的干部任命方式刷新干群关系

“那时候边区不讲请客送礼,可陈舜玉一当上县长,就收了三件礼——一个钢球,一套针线,还有一面镜子。”对各区代表送的这三件礼的寓意,邸改先至今印象深刻,“让新县长梳梳头、照照镜,希望她办事像镜子一样清正廉明;钢球是希望她把全县人民团结似钢铁一般;针线是指要她穿针引线、把各界人民串联起来,团结抗日。”

“这次大规模的民主选举同时也是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机构的一次成功尝试。”谢忠厚解释说,选举产生了区代表大会、县议会、边区参议会和各级政府,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系统地建立起新型的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这种自下而上的干部任命方式,对于改变工作作风,树立‘公仆意识’,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当时的唐县民主政府设有六科、一局、一室,除公安局外,县政府机关只有十几名干部和三四个勤杂人员,人少担子重。”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馆长陈玉恩介绍说,因唐县多山地、丘陵、河流,地势险要,利于隐蔽,所以晋察冀军区机关、边区政府机关等以及学校、工厂等单位都驻扎在唐县,综合人数达5万余人。“当时的唐县只有20万人口。每年要提供的公粮达650万斤以上,军鞋5万多双,还要供应军衣、被服等物资。特别是在反扫荡期间繁重的支前工作等,都是摆在县长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共8页: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