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慷慨燕赵】黄骅:血洒热土留英名(组图)(6)

时间:2015-07-03 20: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6月30日,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天。上午的会议紧张有序,下午的会议接近尾声时风云突变。

“土匪出身、后被我收编的冀鲁边军区手枪队队长冯冠奎,以汇报工作为名带人连续骗过布设在村外的岗哨和会场外的警卫,突然闯入会场,连开数枪,将围坐在八仙桌前、毫无防备的黄骅以及军区参谋主任陆成道、军区司令部作战股副股长崔光华等5人杀害,池田、齐耀庭等4人身受重伤,闻讯赶来的3名警卫员也当场中枪牺牲。行凶后,冯冠奎趁乱逃出大赵村。”孙津生的话语间带着激愤。

在电影《英雄黄骅》中,中弹后的黄骅挣扎着要站起来,特写镜头里,他似乎心有不甘。

“这肯定是艺术创作的需要。母亲说我们当时在附近的村住,得到消息她抱着我就往大赵村跑,算是和父亲见了最后一面,这时他已经浑身是血,再无声息。”惨案发生后,驻在距大赵村十余里的邢家王文村的军区领导机关,迅速派人赶往处置。为防敌人趁乱来袭,黄骅等人的遗体当天夜里就被就近秘密安葬。

意外响起的枪声,让黄鲁滨失去了亲人,也让冀鲁边区失去了一位重要的领导者。

“冀鲁边区是对敌斗争环境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在黄骅的领导下,边区的被动局面趋于好转。”董猛认为,虽然黄骅在冀鲁边区的时间总共不过两年,可工作卓有成效:部队在两个团的基础上,扩编了一个团,利用缴获的战利品还装备了一个直属连,因为战士人人头戴钢盔,被称为“铁帽子连”;组织打通了冀鲁边区与清河区的联系,使得两个根据地之间海上有通道、陆上能联系;各县普遍建立地方武装,仅新海县大队就从十几个人发展到上百人。

大赵村惨案发生后不久,惨案的幕后主使邢仁甫也很快露出马脚。眼见事情败露,他先是投靠了国民党军,后又于1944年2月投降了驻济南的日军,当了汉奸。1945年日本投降后,邢仁甫摇身一变,加入了国民党天津军统组织。1949年1月16日,天津解放的第二天,即被我军抓获。1950年,经审讯,邢仁甫对刺杀黄骅同志及叛国叛党的行为供认不讳。1952年,邢仁甫在盐山被执行死刑,这个抗战期间八路军队伍中级别最高的叛变者终于走到了尽头。

1952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将黄骅烈士的遗体迁至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重新安葬。在英雄山烈士陵园黄骅烈士墓前,暗红色的大理石墓碑上,镌刻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烈士之墓——1952年12月10日立”的字样,墓碑左上角镶嵌着他的遗像,照片中的他一身戎装,面带微笑。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