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城市看改革⑤ 衡水:“问题倒逼”探索改革新举(6)
而在衡水市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马学林看来,衡水作为河北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承担了省市重点改革试点任务26大项,范围覆盖行政体制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农业与农村体制改革等8个方面,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激活发展活力、推动跨越赶超。
他说:“衡水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因此需要找准结合点,最大限度盘活各种要素,增强改革动力。”
向着这样的方向努力,衡水市农业农村改革正在快速推进。
为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衡水市计划今年要完成整体目标的60%。为推进这项工作,4月21日,衡水市农牧局等部门已组成3个小组分赴各县(市、区)进行督查。
衡水市农工委副书记张彦屯认为,衡水市的改革不仅要唤醒沉睡的资产,还要挖掘农村的内在动力,而土地确权就兼具这样的意义。
据张彦屯介绍,2014年衡水全市土地流转近300万亩,许多新的规模经营方式正在探索中,而土地确权后,有望推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工作的进展,从而真正使产权抵押贷款破题。
目前,衡水市围绕农村金融的改革还在深入。一个政府主导的农业担保公司即将组建,其将探索解决农业规模经营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而组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探索,也将借助有关试点机会进一步扩大。
记者了解到,与此相对应,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的改革也在推进。分别由衡水市编委、市商务局牵头的相关工作正在进展中,其中将谋划选取若干开发区为试点,率先开展工作人员的聘任制以及薪酬改革,从而最大程度激发人这一生产力第一要素。
而在马学林看来,该市正在稳步推进的农村新型社区与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才是城乡一体化的最佳结合点。这一模式把农村改造与农业发展、工业建设统筹考虑,积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
但改革探索总会遇到问题。衡水市遇到的“瓶颈”问题之一,关乎土地。据介绍,目前按占补平衡政策,土地指标可以在县域内流动,由于县城和乡镇之间的土地出让价格级差低,对于希望利用这个价格级差来弥补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县级政府来讲,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不足。因此,当地希望探索土地指标的跨县域流动,从而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操作,为改革拓展空间。
任务再分解,把改革项目落“实”
改革进入深水区,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衡水市委书记李谦表示,要创新工作方法,坚决打赢综合配套改革攻坚战。
探讨如何快速推进改革,马学林认为,出台的改革举措必须抓住核心,抓住关键,要谋划些类似“三证合一”这样的“一招就灵”的举措。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