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年基本建成“一基地三区”(7)
连接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的京滨城际铁路是京津互通的又一通道,也是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客运网的组成部分。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前不久发布的环评报告书显示,京滨城际铁路全长171.744公里。其中新北京东站(既有通州站)至宝坻南站段与京唐城际共线,线路长度为73.97公里。而宝坻南站至滨海站为新建线路,线路全长97.774公里。
根据报告,京滨城际全线起自新北京东站,向东进入河北,然后进入天津境内。预计在天津境内,设立宝坻南站、京津新城站、北部新区站、滨海机场站、滨海站5座车站,宝坻南站将成为京滨城际和京唐城际的接轨站。
津石高速公路项目也备受期待。据介绍,津石高速公路建设工期预计为三年,建成后,石家庄至天津行程将缩短至两小时。
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升级转移,天津市将扮演好承接和疏解的双重角色。
“积极吸纳北京创新资源和优势产业,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互补、功能错位、合作共赢。”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天津市规划局局长严定中表示,今年天津将在市域总体规划调整深化基础上,积极推动滨海新区和区县城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同时,完善功能疏解平台规划,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有效载体。
“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被看作京津两市合作的又一平台。于2014年启动建设的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占地约38平方公里,按计划,示范区建设将在15年内全部完成,居住人口达38万。
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这一目标,天津系列谋划已经成形。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主要途径。”据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兴介绍,未来几年,天津将加快建设全国产业创新中心,探索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和创新中心,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积极对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争取在天津设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同时,还将组建天津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力争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五年,天津将助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地”。
天津市发改委主任肖松向媒体透露,今年一季度,国家或将批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总体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北京国家创新中心、天津产业创新中心和河北省产业化基地的分工定位。
围绕这一议题,参加天津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进行了相关讨论。比如天津市政协委员管学斌代表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提议,加快京津冀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应考虑组建国家级的华北产业集团,成立京津冀工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他认为,应打破行政区域隶属、条块格局,依照符合京津冀产业规划的同类产业特性,共同组建国家级的华北产业集团,将一省二市符合该产业的院所企业纳入产业集团,真正形成深度融合的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而成立京津冀工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则是瞄准国家重点工业发展战略和世界高端产业发展方向,集中京津冀科研院所的特点和优势,形成具有世界级的产业集团研究体。
如何破解金融、人才等要素制约,天津也将积极探索。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争取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和产业结构调整基金”,这与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定位相契合。
“加快推进京津冀三地的金融运营同城化、金融监管协同化、金融便利同步化,提升三地资源配置效率。”一位天津市政协委员建议,金融创新应大胆在京津冀区域先试先行。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