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年基本建成“一基地三区”(2)
2015年12月28日,津保铁路正式通车,这是高铁列车即将驶出天津站。从此,京津冀铁路网因填上了“津保”这一笔,由以北京为圆心的半圆变为“铁三角”互通互连,实现了高铁“无缝连接”。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赵 威摄
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
“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深化港口、机场合作,构建以海空两港为核心、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推进交通智能管理、运输服务、安全保障一体化。”这是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建设方面的设想。
在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交通”是出现频率颇高的关键词之一,其中,“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的设想颇受关注。
“加快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举措。
“天津要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好先行官,加快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福山在天津两会期间表示。
据介绍,天津今年要在交通领域实现五个率先突破,即在优化规划布局上率先突破,加快建设“八横六纵”高速公路网,尽快消除普通国道“瓶颈路”;在发展海空两港物流上率先突破,打造国际物流分拨基地,推动物流运输集散向物流交易集成转变;在完善航运功能上率先突破,推动航运保理、交易、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在运输服务协同上率先突破,积极推进ETC联网运行、区域交通“一卡通”、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在港城发展协同上率先突破,着力解决港城交通环境和交通矛盾。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