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年基本建成“一基地三区”(6)
五年PM2.5浓度下降25%
“到2020年,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述目标。
统计显示,2015年该市PM2.5浓度已比2013年下降27.1%。
治理大气污染要因地制宜。研究表明,燃煤污染是天津大气污染的主因,未来五年,天津将治理重点放在削减煤炭消费和减少扬尘上。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天津将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实现无燃煤化。
该市公布的一项监测显示,2014年,经过颗粒物源解析,扬尘对当地PM2.5和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30%和42%。
抑尘、控车,天津已展开行动,从2015年5月起,天津对烟尘、一般性粉尘的排污费征收标准进行大幅调整,同时开征施工扬尘排污费。
治水也成为天津“十三五”期间生态治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严格保护水源和水质,严格防治水污染,需要地方立法予以保障并予以规范。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天津两会通过了《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前,起草组曾赴北京市、河北省征求意见。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对水污染防治进行区域协作。”业内人士认为,《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对实现京津冀流域性水污染联防联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与周边地区建立水污染防治上下游协作机制和统一协同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机制。”
“加强与北京市、河北省交界地区水质断面监测,定期向北京市、河北省通报监测数据。”
“推动与河北省建立引滦水环境补偿机制。”
《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中,京津冀联防联控是亮点。
“天津的地理位置以及水体的流域性特点决定,治理水污染需要区域上下游之间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业内人士指出。
此前,京津冀三地水污染联防联控已有探索实践。
从北京通州经河北廊坊入境的龙北新河和龙河,武清区河段两岸的居民生活生产受到下泄超标河水污染影响。今年1月初,三省市环保部门联合签署《凤河西支、龙河水环境污染纠纷联动协议》,成立京津冀凤河西支、龙河环境污染联合处置工作协调小组,开展防污工作,逐步改善河流水质。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