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国家部署融资担保改革 实体经济融资迎来“及时雨”(6)

时间:2015-08-06 23:0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塑造新格局,融资担保行业或将洗牌

业界普遍共识是,这种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三方”风险共担机制的出现,无疑也将促使整个融资担保行业进一步洗牌。

过去,在我国的融资担保行业中,民营的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占据了更为主导的地位,银监会相关数据统计,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占比接近30%,而民营及外资控股的融资担保公司占比超过70%。

在经济下行期,伴随着银行不良贷款不断暴露,融资担保公司也相应地受到了冲击。2014年以来,担保行业资金危机已经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的一线城市向中西部地区蔓延。

“近年来,民间融资日渐活跃,担保公司的融资能力逐步提高,其资金运用的自主性也随之提升。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公司与担保公司合作,以较高的担保费率获得大量的资金。通过这种利益机制的诱导,担保公司的担保资金往往流向高风险项目,而没有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撰文指出。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以省级、地市级为重点,以政府出资为主,发展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较好、聚焦主业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界猜想,未来政府背景的融资担保机构将扩大市场占比。

分析人士认为,融资担保行业天然是一个利润低、高风险的行业,这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其实不太适合商业化。“一方面,担保费如果收得太高,中小企业将无法承受;另一方面,一旦小微企业不能还款或者‘跑路’,其就要为之代偿,出一笔坏账,可能就白干了。可以说,它所承担的代付风险和其所取得的经济收益是不太对称的。以商业性的融资担保公司为主体的行业结构在经济下行期,不太能发挥其中小企业融资的‘桥梁’作用。”

当然,依靠改革更好地发挥融资担保的作用,还离不开有效控制风险。

“若不能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势必制约其缓解企业融资难的能力。”有经济学家认为,前几年发生的个别融资风波,暴露了贷款审核与融资担保的种种问题,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有专家建议,在我国小微企业信用基础薄弱的背景下,政府积极介入融资担保业,还应该考虑整合整个行业的担保能力,特别是风险防范能力。政府、银行及担保机构共同织起安全网,在资信等方面信息共享,将有利于提高融资担保行业的整体实力及信誉。

新闻纵深稿件/本报记者董立龙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等媒体报道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