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部署融资担保改革 实体经济融资迎来“及时雨”(2)
专家表示,政府“出手”大力支持担保行业发展,就是为实体经济融资搭建“桥梁”,将大大有助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在谈到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时提出,下一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又要树立危机应对和风险管控意识,下大力气发展做强实体经济,巩固经济趋稳向好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关键的融资环节,从国家到省级层面的举措频频出台。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前夕,财政部7月28日对外公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观察人士注意到,该专项资金扶持的范围有所变化,办法明确只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资金。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以及融资担保方面的措施,都有涉及。
省级层面也是举措频现。
据报道,甘肃省将建立全省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由甘肃省级财政出资1亿元,同有关金融机构合作,重点用于支持涉农非公经济发展。
安徽省今年拨付省信用担保集团20亿元,充实县市区国有及国有控股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国有资本金,构建银行、政府、担保机构三方风险共担模式,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中,银行、政府、担保机构按2∶4∶4的比例分担风险。
从各地举措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三方参与的风险承担模式将成为“标配”。
“其中,商业银行的参与,意味着其也让了一部分利出来,让其自己承担一部分风险。从过去纯商业化的担保,转变为更为多元化的担保体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过去提开放市场,因此,在融资担保领域,商业性机构做的多,政府相对做的少点。现在看来,从行业长远的发展角度而言,不论是国家层面成立融资担保基金,还是地方政府主导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商业银行的参与,对于未来融资担保体系的稳定甚至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稳定,都大有裨益。”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