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国家部署融资担保改革 实体经济融资迎来“及时雨”(4)

时间:2015-08-06 23:0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快评

实体好,才会好融资

日前,一篇题为《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细细研读这篇文章,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一句话是: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业,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灵魂,就是毫无意义的泡沫。

有人说,这是经历了一番股市跌宕起伏后,人们对金融应该更有效支撑实体经济的呼唤。不管出于何种解读,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层面看,都到了再出发的时刻,破解融资难题是需要突破的困局之一。

发展实体经济为何如此重要?历史经验不容忘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国都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遭遇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都表现出共同特点,那就是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实体经济萎缩下滑。如今,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英国也强调要“重新工业化”,德国则忙着“工业4.0”。

专家指出,那些率先在重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并实现生产组织模式变革的国家,将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并实现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实业兴则金融兴,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反过来看,一定程度上,不“打通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通道”,想“盘活金融活水”几近空谈。实体经济得不到金融活水的滋润便不能得到真正发展,而且,离开了实体经济的“土壤”,资金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膨胀的现象亦会更加突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居民财富分配,加剧社会矛盾。

当然,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融资平台提供服务,需要高效便捷的融资机制作保障;但同时,其自身也需顺应经济转型大势,加快调整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实力。否则,融资将更难。

有学者称,在过去30年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下,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带来了大面积的产能过剩,投资除基础设施外,相对集中于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导致服务业、新兴行业缺血,产业布局“逆向选择”,国民经济呈现结构性“超重”的特征,加剧了资金饥渴和投资依赖,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轻盈”渐行渐远。过剩行业大量吞噬资金,扭曲产业结构的同时扰动货币政策效果,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愈加孱弱。

可见,除了加快创业创新步伐,实体经济如何尽快调整存量结构也是一大任务。

文/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