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燕赵】刘福洪:长空碧血 剑胆柔情(11)
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专门用来收藏保存民国时期档案,在该馆馆藏的第10841号档案《八年抗战空军高级将领暨各部队长名册》中,记者查到了这样的记录。
在从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后,刘福洪历任侦察第一队飞航员,第十中队分队长、副队长,1936年10月,中国空军统合成立了九个大队外加六个独立中队,刘福洪任第八大队第十中队中队长,军衔升至上尉本级。这也是刘福洪的最后一个职务。
“八一三”淞沪抗战打响之后,刘福洪多次参加各大战役,一直到执行这一次千里奔袭敌后任务,他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无论是考黄埔,还是考空军,又或者是不停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祖国的天空中化成最璀璨的彩虹,“我三爷爷做的一切,支撑他的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国。”刘铭忠看着西南方向,他的目光,似乎要穿透历史的烟云,定格在70多年前的那一场壮烈的空中突袭。
那个地方,叫做运城。
碧血
“投下四十余弹;一时浓烟四起,炸毁敌机十余架及敌机场之一切设备。”——《万全县志》
1939年2月5日,下午4时许,山西运城。
刘福洪率领的三架轰炸机,出现在运城机场上空。
运城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属于晋南地区。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河南济源毗邻,西、南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及洛阳隔黄河相望。
“当时作为打击袭扰中国西北部大后方的前进基地,运城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是比较高的。”郭必强介绍,1939年初,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我国军队经过艰苦抗战,经济、军事力量消耗很大。艰苦抵抗的中国军队,尤其是年轻的中国空军,大多数都要依靠从苏联购进性能有限的飞机,维持最低限度的空中作战能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