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三个率先”培育战略增长极(图)(3)
1月6日,工人在北汽集团黄骅分公司总装车间内工作。新华社发
生态环境——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40%
2015年,沧州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1.4%。对于今后五年的目标,王大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确保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
王大虎在报告中分析,过去两年间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过3成,主要原因在于该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污染治理的举措,实施了“压煤、降尘、控车、减排、增绿”工程。
数据显示,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沧州市购置了新能源公交车1693辆,淘汰黄标车16.1万辆,取缔全部366座实心粘土砖瓦窑,如期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
“要力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省降低最快、空气达标天数全省增加最多、综合环境质量全省改善最明显,确保环境质量全国排名逐年提升。”王大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提出。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推进污染治理,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要采取强有力的防治措施,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坚决打赢治霾攻坚战。
据了解,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有关方案落地,2016年,沧州市将大力推进燃煤治理和清洁型煤替代,取缔市区所有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大料场、煤场、混凝土搅拌站的监管力度,确保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运营。
同时,该市还要深入开展扬尘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抓好清扫保洁、渣土车管理、黄标车淘汰、露天烧烤整治和小企业群治理等工作。
响应社会各界的期盼,未来五年沧州还将加大河流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并持续开展植树造林行动,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
在与会代表委员看来,要实现“生态环境在全省率先”的目标,还必须健全完善调度考核机制,保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网格监控、追责问责的高压态势,才能让有关目标率先实现。
据了解,在建立环境污染追责机制方面,沧州市已经出台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领导干部责任制,除了落实既有制度之外,未来还将完善属地管理、企业主体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梁振刚介绍,推进高效循环利用资源也被提上了日程。除了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沧州市还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