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减负、家长增负” 怪圈里的石家庄教育培训市场(6)
“有的补习班老师看上去也就20多岁,明明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却硬说是有多少多少年经验的老师。”侯女士说,“还有就是有的补习班打着名师执教的幌子,广告宣称是重点学校的老师授课,碰上这样的,我非得亲自去学校打听一下是不是真有这位老师——结果大部分都是假的。”
“事实上,随着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禁令的实行,在培训机构兼职的在职教师越来越少,很多培训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石家庄市新华区某培训学校一位分校校长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是公立学校老师的名义被培训学校竞相仿冒,连培训学校的招牌有时候也有假,“一些人干脆打着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声誉的机构的招牌,以办分校或者教学点的名义招摇撞骗。”
另外,现在补习班招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打着“押题班”的噱头招生的广告。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的“押题班”基本不可信,最多就是按照考纲押考点。“按考纲押考点,只要有点经验的老师都可以做到,因为考点考纲已经说清楚了,其实真不存在押题一说。”
旺盛的市场需求,让这个行业早已从简单的教学辅导,延伸发展为席卷全国各地中小学甚至涉及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一股产业化风潮,甚至不再是一个“课外班儿”能够涵盖的——“艺术班儿管考级、奥数班儿有竞赛、英语班儿办游学、体育班儿打比赛……每一项背后都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外地还有已被叫停的模型班儿、定位班儿等等,干脆就是花钱砸装备换取中高考加分,没有一点儿素质教育方面的含量。”这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些家长热衷于“报班儿”,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孩子小升初、中高考提供敲门砖。“这里面巨大的商业利益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使‘学校减负、家长增负’成为一种必然。针对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教育,有很多已经正规化、专业化,值得肯定,但是目前看它的两个极端,一头儿是资质不够只能误人子弟的‘放羊班儿’,一头儿是砸钱‘曲线升学’的‘占坑班儿’。这两种‘班儿’一天不消失,真正的减负就无从谈起。”
当培训教育接棒“培优补差”,公立教育又拿什么补齐素质教育的短板?
“我儿子英语基础很差,光靠在学校上课基本听不懂,请老师‘开小灶’实属无奈。”家住石家庄的孙女士告诉记者。
对孙女士的观点,在石家庄裕华路小学某班任班主任的李老师表示认同。李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她在上课时努力做到兼顾每一个学生,但“完全根据每个学生去制订教学计划,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带几十个学生,往往教着教着就成了要么就盯尖子生,要么随大溜儿,结果好的‘吃不饱’,差的上课听不懂,中不溜儿的还各有各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完全是应试教育加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但现实中仍然不可能兼顾所有孩子。”李老师说。
和孙女士住同一小区的陆女士家却是另一种情况。
“孩子各门成绩在班级都名列前茅,老师讲的内容很快就能掌握,一天在学校六七个小时,可能真正有效率的学习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陆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确实学有余力的孩子更进一步,只能再在外面给孩子“报班儿”。
在李老师看来,陆女士和孙女士两位学生家长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烦恼,正是现阶段公立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课外培训机构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