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减负、家长增负” 怪圈里的石家庄教育培训市场(4)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必要重新审视公立学校教育和课外培训教育的定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田宝军指出。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作《矿矿的研究》,讲的是中国孩子矿矿到美国后在小学里上研究型课程的故事。”李老师告诉记者,课文本身介绍的是国外的教育,引发的却是对我们自身教育的思考。“最让人无奈的是,每当讲这一课时,尽管我和学生们对矿矿都十分羡慕,却仍然不得不按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样上课讲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下课抄字词、背课文……课文里写到的那个矿矿已经长大成人,而我们的课堂却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李老师的无奈,折射出了我国公立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升学指挥棒下一味追求成绩和培优。
“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紧缺,促成了大班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另外,我国教育评价机制仍以考试为主导,产生了这种以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课本标准化、教师专业化,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强控制的教学方式。”田宝军分析。
“应该说,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仍是现代教学最有效、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它最大的作用在于解决公平教育问题,即让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当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公立学校主要负责的就是解决教育有没有、公不公平的问题,而兴趣特长的发展、孩子的进一步培优,交给私立的课外培训机构去做,不失为更有效率的一种方法。”田宝军认为。
“如今,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教育都是一种成熟的产业,在历来重视教育和升学的东亚更是如此。”教育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姚炜告诉记者,培训学校又被称为“影子教育”,“因为培训教育是伴随着主流教育的存在而存在的。”
姚炜说,教育均衡和教育质量是教育界关注的两大永恒话题。“政府更多地应该解决均衡的事,而向优质教育迈进的差异化教育,可以更多地由培训教育和民办教育来提供。”
姚炜介绍,在以“快乐学习”闻名的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就读的公立学校解决的是‘有或无’的普及教育,我们所说的‘正科’,负担在十年级(中国的高一)以下都较轻,‘副科’则更缺乏专业性,音乐课、体育课一般也只是简单地唱唱歌、打打球、跑跑步。稍微深一点的东西,比如详细的五线谱乐理,复杂的篮球、棒球规则,甚至使用助跑器的正确跑步姿势,公校一般都不太讲,或者只讲一点,孩子们如果想多学,也只能去课外班学了。”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课堂教学和课外培训班的关系。课外辅导是教学辅助形式,在做好公立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为其提供适当的课外培训选择,而公立教育相应地承担起更加基础性的本职工作——素质教育。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教育体系。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姚炜说。
“现在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是过于狭隘,以为只是学学唱歌、画画这样的专业技能就算素质教育了。其实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是关注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全面的生活素质。现实中这也正是公立教育的短板,反而我们很多孩子要到课外班里去学习大声讲话,学习如何展示、表达自己,学习感动、学习快乐,学习如何尊重别人、如何团队合作,学习如何观察、如何研究。这才是公立教育最应该关注的。”田宝军指出。
“应该通过评价方式的改革倒逼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让基础教育回归其‘育人’的本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高考制度发生积极变化,越来越强调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育方法将越来越多应用在中国教育中。”田宝军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名为化名)照片均为河北日报资料片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