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学校减负、家长增负” 怪圈里的石家庄教育培训市场(2)

时间:2015-11-27 20: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学校减负、家长增负” 怪圈里的石家庄教育培训市场

学校减负之后,孩子们放学时间大大提前,但是放学之后却是家长增负。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即使保守估计”,全市也至少有80%的小学生报名参加了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课外辅导。中学阶段的各种辅导班、先修班的“报班儿率”,也“应该跟这个数字不相上下”。

“小学阶段,孩子上课外培训班主要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类是孩子有旺盛的学习需求,家长也愿意投资的;第二类是学生成绩确实较差,家长希望通过课外辅导班提高成绩的;第三类则纯粹是家长有攀比思想,看到人家的孩子都‘报班儿’,觉得反正孩子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报名补习的;但还有一种很现实的情况是家长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他们下班往往比孩子放学晚两三个小时,只能给孩子报个辅导班,这种辅导班往往就是‘小饭桌’的升级版。”

童童和小圆的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类托管班近年来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即使有老人帮忙照顾,到了中高年级也会把孩子送到托管班里。孩子有人看着写写作业是好事,可以避免很多安全事故,但孩子一放学就‘圈在班儿里’,自由玩耍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加上现在各种电子产品大行其道,孩子们户外活动普遍偏少,不会跳绳甚至不会弯腰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一方面是学生的身体灵活性普遍降低,另一方面却是各式各样的“奇葩”培训班日益火爆。“孩子生下来之前有胎教班,生下来之后有抚触班和游泳班,八九个月大时还有上‘爬爬班’的,学完了爬之后还有学正确走路的班儿!从两三岁的孩子开始,就已经有了各种早教英语班、数学班、艺术班……很多孩子在上学甚至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是‘上班儿’老手了。”石家庄某私立幼儿园一位姓齐的老师表示。

小学阶段,本应是课业负担最轻、孩子最能玩爱玩的阶段,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上一年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小学生家长安排孩子课外培训的时间投入明显高于其他各阶段学生,每周培训时长8小时以上的达到18.6%,远超过学龄前组的4.5%和高中组的4.4%,比初中组也多出约6个百分点。与之相呼应的是学龄前组、小学组、初中组家长所报培训班的个数:约四成的小学组家长报班3个及3个以上,而初中组、学龄前组家长做类似选择者约为三成和两成。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