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深化改革新探索④】“老供销”补短板打好服务牌(4)

时间:2015-08-19 20:2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建新型合作社,密切和农民的利益联系

8月中旬,走进灵寿县青同镇供销社采访,供销社理事长卜海燕却告诉笔者,自己虽然戴着“官方”的帽子,实际身份却是农民。

2014年,灵寿县供销社把青同镇全镇33家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了新的青同镇供销社,农民企业家卜海燕发起成立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发展不错,因而被推举为理事长。而且,供销社从成员到理事会班子一水儿的农民。

“这也是我们的改革举措之一。”在邓沛然看来,供销社只有办成农民自己的组织,才会让农民和供销社双方都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

以这样的精神为指导,作为全国供销社改革的四个试点之一,河北省供销社在改革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造,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供销社。

这种改造的大致方法是,省供销社以自身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组建全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各级供销合作社通过产权介入、项目支持、业务带动等方式,实现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融合。目前,已在全省90%的乡镇建起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供销合作社。

据介绍,这一过程,改变的不仅是组织形态,还有运营机制。新型的基层供销社纷纷落实了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健全了按交易额返利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从决策到分配都更为开放、透明。

当农民成为主体,经过改造的基层社活力十足。灵寿县冀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信诚”、“丰汇”等7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灵寿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了8个乡镇60多个村的6000余户种植户抱团发展。

“如果没有供销社把这些合作社联合起来,灵寿的蘑菇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冀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俊九说,此举终结了多年前当地蘑菇栽培产业的乱象——市场价格高企引发种植户盲目跟风,经销商为了抢夺市场恶性竞争,合作社间各自为战,竞相压价,效益低下。

自从联合起来以后,灵寿的蘑菇专业合作社由一个个点编织成一张网。每年1月,联合社都要召开理事会,作为联合社理事会成员的各合作社理事长共同商讨品种布局和发展规划。在规范的组织引领下,这些日益成熟的经营者带着他们的产品走进太原、沈阳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年助农增收6000余万元。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