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访桃(4)
“这项工作必须由当地政府牵头才能完成,因为有大量数据需要采集,要有专门的团队负责组织材料、联络沟通。国家质检总局对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设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程,起草材料前要先学深学透。”参与了深州蜜桃申报的省质监局科技处副处长李乔茹介绍说。
“目前河北有54种地理标志产品,有一些地方对这些工作尚不重视,需要我们找上门去,苦口婆心地劝他们申报。邻省山东有一百多种,南方一些省份就更多了。”李乔茹表示,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像招商引资,不能立即带来真金白银的税收,但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是持久的。
事实上,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价值已经显现。7月23日,微电商平台优佳果品创始人于力来到马庄村,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洽谈合作,并且准备与种植户张登高签订预购协议。优佳果品的客户订单主要来自京津冀,为了测试物流配送速度,他下午特意用顺丰快递发了两箱桃子到北京、天津。
在于力找来之前,张登高,这位65岁的老人已经是当地“能通过互联网卖桃”的“名人”了。他通过在众多论坛和网站上发布自家深州蜜桃的广告信息,招揽全国各地的购买者。他登录QQ号给记者看他已有的数百位因求购蜜桃建立联系的好友,分类栏里分别标注着“2013年老客户”、“2014年桃花节客户”、“2014年新客户”等细分类目。为了能有权限加更多好友,他还付费升级为QQ会员。去年,张登高的7亩桃园一半以上的蜜桃通过“网络+电话”的方式发往全国。
于力和张登高老人签约前商量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蜜桃换包装,用粉白色调、小清新风格的桃花取代红黄色调、捧着寿桃的老寿星。“我们的客户群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青年,他们对价格不敏感,追求品质生活,老寿星不是他们的‘菜’。”于力解释说。
与深州桃农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于力坦言,感触最深的是种植户对接市场渠道的匮乏,“深州离京津这么近,我身边很多朋友此前都没听说过深州蜜桃。”他认为,随着电商和物流业的发展,以预售方式销售的互联网将成为保证品牌果品稳定销售的重要渠道,“但在此之前,先要引导种植户完成电商扫盲”。
8月25日,对张振生和马庄村都是个大日子,这一天,在穆村乡政府的支持下,马庄村将举办该村首届蜜桃评比大赛。村里没有这部分经费,张振生想了个办法,将种植户每家参赛的两箱蜜桃赠送给前来观赛的客商。他把统计好的名单拿给记者看,红色的横格纸上已记下一百多位报名参赛的种植户的名字。“我们就要这么比下去、赛下去,把深州蜜桃搞出点名堂来!”这位老支书底气十足地说。
尽管曾经在商品化大潮的冲击中短暂“迷途”,然而正如桃农所说,“过去吃过亏,现在都明白了。”对传统、科学和自然的敬畏之心的回归,让深州这枚生长了上千年的蜜桃,踏上了新的品牌之旅。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