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对话叶先扬教授:改变保守文化 促创新人才成长(2)

时间:2015-06-18 22:0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阅读提示

又逢暑季,一个教育被高度关注的季节。

高考中考接踵而至,就近入学的划片工作也不断见诸报端。但在创新成为一个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关于教育,需要被关注的应该远不止于此。

6月11日,来自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也是大中华高等教育基金会创办人、董事长的叶先扬教授走进廊坊师范学院,面对数百师生讲起了他所认识的“求知和创新”。

在这场“中国梦·赤子心·港澳台海外杰出人士燕赵讲堂”上,68岁的叶先扬希望年轻的学子们能对未来多些深刻思考并付诸实践。

教育的目的,需要自己为自己找答案

新闻纵深:面对这么多师生谈创新,您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最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叶先扬:教育的目的不是博学强记,而是要培养如何应对各种挑战。我们现在的教育,出现孩子除了学习,别的事什么都不用做的状况,这就导致除了成绩,孩子和家长什么都不关注。人生是有悲欢离合的,世界也是复杂多样的,很多问题需要让孩子去思考,需要自己为自己找答案,需要自己跟自己学习,这才能够真正成长。

在美国,小学一二年级就要写报告;在德国,幼儿园就要学习报火警;而在国内,一上来就要练钢琴,就要认字。一次坐电梯的时候,一位妈妈正在考女儿:“17加17是多少?”孩子答不上来,我忍不住插了话,结果这位妈妈告诉我,孩子都6岁了,她的同学都能背乘法表了。

新闻纵深:您曾经分别在美国和中国海峡两岸任教,您认为这三地间在教育方面存在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叶先扬:中国的学生要进行很多重复的操练,这一点,大陆和台湾都差不多。我从美国回到台湾,住到妹妹家,大早晨很早就听见客厅有动静,还以为是妹妹起来做早饭,结果应声的却是妹妹的女儿:“大舅,是我啦,我在做题,才做到198题,要做250题!”我看她做的都是重复的二元一次方程式,就问她什么是“元”,什么是“次”,她却不知道;给她出几道二元二次方程式,更是不会做。她说:“你这个太难了,我不要做你这怪题了!”

而在美国,学生要进行的是不规则训练。比如,初学认字的孩子,其家庭作业会是这样的——随便找一张广告纸,从上面找出刚学的A-G等7个字母,并画出来,这就行了。重复操练和不规则训练的差异和结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新闻纵深:虽然人们都在呼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但程式化模式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叶先扬:的确。我在美国创办了一所中文学校,教课的中国老师给学生们出题,有学生写“黑兔”,还有学生写“拔树”,都被老师批评,因为标准答案是“白兔”和“拔草”。但现实中孩子养的宠物就是黑兔,而刚看过的《水浒传》中也有“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这样的标准化实际上是在抹杀孩子的创造力。时间久了,中国的学生只会按部就班,而美国的学生不一定能懂,但上课就敢举手,敢参与讨论。

西方教育强调尊重孩子。在我儿子的班上,常考第一名的是个女生,数理非常好,按理说可以去哈佛的,结果她却要去学习美容,她说:“我觉得这样涂手指甲很慢,很耗费人力,我要想法去创新,改变这种状况。”而她的家长竟然同意了。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