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拉长产业链 全版权运营模式开启(3)
热门网络作品受追捧,业界聚焦版权开发
2015年的“五一档”电影市场,集合了《何以笙箫默》、《左耳》、《万物生长》3部“青春”电影。
截至5月26日,《何以笙箫默》累计票房3.52亿元,《左耳》累计票房4.83亿元,而早前消息,《万物生长》开映6天票房也已过亿。
3部票房高企的电影全部改编自拥趸众多的热门青春小说。
影视紧盯网络文学,有段历史了。从1998年“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很多在网络上具有超高点击率和人气的作品就开始走上影视化道路。
这方面的例子,每个年轻人可能都会说出几部:比如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许悦的《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六六的《双面胶》、《蜗居》,艾米的《山楂树之恋》,桐华的《步步惊心》,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等。
何常在介绍,他的作品《交手》和《高手对决》也已名花有主,今年下半年即将启动影视剧的拍摄。
而今,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制片人正在把目光锁定在网络小说上,小说一完结就立刻改编——这是一件双赢甚至多赢的事情。网络小说所拥有的数量众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极容易转化为影视的观众,可以保证影视作品的高收视率;而凭借影视作品的热播,也会带动原网络小说在电子书和实体书两个领域的进一步销售热潮。
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小说的大众文化属性与影视这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相契合,“超真实感”和“世俗化”的传播内容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口味,传播方式的快捷性和交互性可以牢牢抓住大众的注意力,这些是网络小说顺利实现影视改编的前提。
中国的电影市场总票房在2014年达到了296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这远远超越了同期网络文学市场大概五六十亿元的市场份额,所以网络文学领域没有人不愿意见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的发展趋势。而这恐怕也正是几大网络巨头纷纷涉足网络文学领域更深层次的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已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跨越古代、现代,题材涉及青春、仙侠、悬疑等。而在2015年至2016年,计划开拍或播出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超过30部。
而今在影视圈,谈项目已不再说“拍戏”,而是张口闭口“IP开发”。
IP是英文词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知识产权,也叫智力成果权,对于网络文学来讲,就是版权。网络文学的海量资源,成为了电影IP开发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