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两会看变化】紧要之年,经济调速不减势(6)
观察家认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还需要大刀阔斧压减存量。
“过去的经验表明,只要稍一放松,一些过剩领域的投资过热就出现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认为,“一些产能过剩企业的‘出生证’、‘死亡证’都是政府发的。有的地方政府明知道过剩产能对经济转型不利,但又因就业、财政收入等方面考虑瞻前顾后、不愿放手。”
专家建议,一方面,国家推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应持之以恒,并严格监管,严肃问责;另一方面,化解过剩产能,就要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真正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经济结构重塑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提法令很多互联网大佬们为之兴奋,他们普遍认为该计划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重塑。
“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式变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要从四个方面理解互联网的影响——从产业形态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从创新模式看,创新载体由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创新网络转变;从生产方式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断深化,智能制造加快发展;从组织形态看,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特征日益突出。
对于小微民营企业来说,不仅需要植入“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思维,还亟须注入资金“血液”。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受到多方关注。
业内将该项基金称为“新兴产业创投计划”2.0版,因为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了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为5亿元的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如今,国家新兴产业企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正是上一个引导资金的全面升级。
升级表现在资金来源、投资方向等多个方面。
据了解,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除中央财政资金外,还将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大型金融机构等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最终形成400亿元的基金总规模。在投资方向上,该项基金重点支持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而不再是“撒胡椒面”。
专家认为,该项基金的设立,有望切实帮助一些创新型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从长远看,将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王博)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