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邯郸 正文

邯郸磁县大力培育精准扶贫产业项目

时间:2019-01-10 13:1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以提高贫困人口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为抓手

磁县大力培育精准扶贫产业项目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白增安)针对非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分散、致贫原因复杂、老弱病残多、自主发展能力弱、长效脱贫难度大等特点,今年以来,磁县以提高贫困人口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为抓手,按照“四统四化”工作思路,培育、扶持既扶贫又富民的产业项目,提高贫困人口产业就业的能力。

统筹产业布局,实现扶贫项目规模化。按照“散集结合、长短互补、突出优势、彰显特色”的原则,打造“一中心四基地”,即在就业扶贫上,重点打造创业扶贫培训中心,在产业扶贫上,着重打造蒲公英、脱毒红薯、双孢菇和艾草4个产业扶贫基地,通过统筹推进、规模经营,形成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布局,增强贫困人口抗市场风险能力,让贫困户分享更多产业发展收益。

统筹资金使用,实现资产收益高效化。在2018年省市财政下达财政扶贫资金基础上,县财政专门拿出1283万元用于扶持扶贫产业发展。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企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筹措难问题。目前,该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创业扶贫培训中心初具规模,可为贫困群众开展18个系列的就业培训。艾草产业扶贫基地的千亩艾园已按计划种植和管护;双孢菇产业扶贫基地规划建设的200个大棚,已建成投用50个;依托原有龙头企业,蒲公英和脱毒红薯种植加工全面铺开。

统筹人员安排,实现施策受益精准化。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宜培训则培训,宜合作则合作,宜入股则入股,宜打工则打工”等方式,分类施策,实现贫困人口受益安排精准化。无劳动能力的497户贫困家庭,将扶贫资金按照每户1万元标准入股4个产业扶贫基地,每年每户保底收益1000元;有劳动能力但无法外出就业的302名贫困人口,安排到4个产业扶贫基地和公益岗位就业;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就业技能的贫困人口,依托创业扶贫培训中心,开展电商扶贫、参与天宝寨旅游扶贫产业项目等免费培训,已累计培训824人,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就业全覆盖。

统筹转型发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同时,磁县把产业扶贫与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磁县申家庄煤矿曾是县域经济支柱,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去产能”需要,注册1亿元成立了河北申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分期开发太行深处“天宝寨田园综合体风景区”。该企业作为双孢菇和艾草两个产业扶贫基地的实施主体,按照“旅游+扶贫”发展思路,通过参股、租赁等形式,将单纯帮扶转化为产业推动、双向互利、协同发展,牵头成立农村产业经济合作组织,鼓励村民开办豆腐坊、榨油坊、粗布坊、养蜂场等特色加工业,对手工和农副产品按保底价敞开收购,激发贫困群众的创业热情。

相关新闻:

邯郸市卫计委出台多项措施破解“看病贵”解决“看病难”

周整建等15人荣获“邯郸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

河北百万教职工共筑“三进”扎根工程

高宏志:推动“三新”主题活动取得更大实效

河北省将打造服务职工的“网上平台”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