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三带一园”探访(上):工业思路结出农业“果实”(2)
用抓工业园区的思路抓农业园区,是威县“三带一园”建设的关键。
种什么种多少“规划”说了算——
按工业园区功能区划,规划农业产业布局
今春,袁庄村村民袁书洲不用为种什么发愁了。他家有12亩责任田,多年来一直种棉花,去年,村子被列入梨产业带,他流转5亩地给邢台秋月果园公司建了标准化梨园,不仅拿到每亩800斤小麦市场价的补贴,还在梨园“上班”,年收入3万元。前不久,他把剩下的7亩地也流转了。
改种棉为种梨,折射的是威县农业产业布局的变迁。
素有“冀南棉海”之称的威县,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连续30多年全省第一,棉花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种棉面积扩大和质优价廉的进口棉涌入,内陆棉区棉花竞争力逐年下降,威县每亩棉花纯收入降至不足千元。
单一的种植结构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农民增收的需求,如何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解决传统农业分散种植、结构单一问题,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威县县委书记吕志成说。
2012年,县里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证,依据县域土壤条件、种植传统、发展方向,编制完成《威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即“三带一园”总体布局。
建设沿西沙河20万亩林果带、沿106国道20万亩设施蔬菜带、沿金沙河畜禽养殖带和4.5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划分不同功能区,“一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引爆点,是“三带”的“领头羊”,“三带”纵贯南北、辐射全境。
在“三带一园”规划的引领下,全县50多万亩耕地有了特色鲜明的种植、养殖计划。
一个有“管委会”的农业园——
按工业园区管理方式,集聚生产要素培育产业集群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想在冀中南地区建一个现代化养殖基地,所需的4000亩土地成了拦路虎。得知这一信息,威县农业园区向君乐宝保证:15天之内完成土地流转!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河北献县发现一座古墓 反映唐代人富足生活
- 2 明星蜡像亮相河北邯郸 与“大咖”近距离接触(
- 3邯郸广府“万姓祭祖”(图)
- 4石家庄火车站今加开14趟临客车票比较好买
- 5沧州市民收集5千余件消防藏品 见证防火灭火历史
- 6石家庄直飞韩国济州单程机票最低9元 4月12日开
- 7石家庄举办集体公益树葬、花坛葬 花坛葬常年免
- 8河北公布十大食品药品案件 发现假劣食品药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