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分兵:到敌人后方去(3)
时间:2015-08-14 16:5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1937年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省洛川县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抗战史学会专家组顾问、河北省社科院退休研究员、抗战史研究专家谢忠厚告诉记者,洛川会议确立了共产党、八路军敌后抗日的方针,但八路军三个师的主力部队如何分配、在哪些地区开辟敌后根据地这些具体部署,却经过了几次调整。
“日军出师华北时,中共中央原本预定全部主力进至山西省恒山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配合国民党军队保卫华北。但日军的进攻速度超过了预想,当八路军准备向恒山地区开进时,日军已进入晋北。”谢忠厚介绍。
根据这一情况,1937年9月16日、17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改变原计划,决定三个师分散配置:115师进至晋东北,以五台山为活动中心;120师开赴晋西北,以管涔山和吕梁山为活动中心;129师转至晋东南,以太行山为活动中心。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平型关大捷刚结束,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就通知我父亲,由他和刘秀峰、李葆华三人组成晋察冀临时省委,立即赶赴阜平,发动群众,组织和收编抗日武装,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准备。”王可立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