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亮剑:游击战显神威(6)
“洛川会议提出的这一战略方针是符合八路军当时实际情况的。当时,八路军总数只有4万多人,如果和日军在正面战场进行大规模的阵地战,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很快会被消灭。”岳思平分析。
谈及抗战初期八路军装备情况,岳思平用了捉襟见肘来形容:“重武器基本没有,轻武器的小部分来自改编初期国民政府配发,大部分则靠缴获。比枪支更缺的是弹药,步兵一人只发3枚子弹。”
马振海记得,打黄土岭战斗时,“全团只有四门老式迫击炮,全在我们连里。”
如此劣势装备下挺进敌后,正如1937年9月21日毛泽东电示彭德怀指出的那样:“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
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指示,八路军各部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开始了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变。
“父亲早在红军时期就十分注重游击战的军事理论研究,事实上,现代汉语中‘游击战’这个名称,就是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组织编译红军条令条例时,由西语中所谓的‘黑猩猩战’,参考《史记》中对李广‘善游击’的记述,意译而来的。”刘蒙告诉记者。
“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129师响堂铺伏击战和香城固伏击战、120师齐会歼灭战和陈庄歼灭战……八路军运用游击战战略,仅在河北地区,就打了多场漂亮仗。而日军在华北战场多次针对八路军的围攻扫荡,其投入兵力并不少于正面战场的大会战。”岳思平说。
由于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八路军在华北地区抗击和牵制了日军13.5个师团约30万人的兵力,焦头烂额的日寇也终于认识到,他们已经陷入了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正如1939年3月日军第110师团师团长桑木供说的那样:“现在共产党的赤化阴谋扩张,与游击战和思想经济各方面巧妙地组织强化情形下,它能获得民众的拥护,基础已相当根深蒂固,因此肃清共匪是非常艰苦困难的工作。”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