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亮剑:游击战显神威(12)
“敌人兵分三路,武器装备、战斗力都占有优势,八路军不可能打阵地战或者被动防御,必须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攻其一路,这也是我军敌后游击作战的方针之一。”张宝财分析。
负责指挥此次作战的晋察冀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立刻向上级报告情况,请求对东路来犯之敌进行打击。
“这一带地形我熟悉。从涞源到银坊都是深山大谷,出涞源城,过白石口,再往南到雁宿崖、银坊,其间只有一条山道,两面都是陡立的山峰,是打伏击的好地方。虽然这路是敌人的主力,可是由于大山阻隔,另外两路敌人难以策应,敌主力便成了孤军一支。”开国上将杨成武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而我们一分区主力团队多数远在易县的粉头村以东,打其他两路,部队运动起来困难大些,打东路就方便多了。”
经过实地勘查,杨成武发现,从白石口至雁宿崖一段路,实际上是一个宽约40米的干河滩,两边的山岭陡峭。如果伏兵两侧,并以一部分兵力诱敌至此,再用火力封锁住白石口,断敌退路,那敌军就插翅难逃,只能葬身于乱石之中。于是,杨成武令一分区一团、三团和三分区二团于11月3日拂晓进至雁宿崖峡谷两侧设伏;120师715团一部及一分区游击第三支队牵制各路日军;一分区二十五团一部为二梯队。
7时许,游击第三支队一部节节抗击向银坊方向进犯之日军500余人,诱其进入峡谷,一团一部迅速迂回至峡谷北口切断日军退路,马振海所在的三团一部封锁峡谷南口,其余预伏部队突然从东西两面勇猛夹击。经数小时激战,日军被歼过半,余部被包围于上下台、雁宿崖地区。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