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智慧城市建设:廊坊如何弥补“系统”短板(2)
接下来,以公务云计算中心为支撑,该市规划了十大重点工程,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城市绿地管理系统、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系统、智慧医疗、智慧药监系统、智慧公交电子站牌、智慧社区、便民综合服务岛和公共事业服务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的框架由此拉开。
风生水起,很多人用这个词形容政府强力推动下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所取得的进步。但今年以来,各项工作的推进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去年12月,廊坊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经过了专家论证,目前正在修改,但一些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当地一名相关负责人坦言。
去年,发展改革委联合七部委下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也于去年底由省发改委牵头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河北省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领导小组,而原来智慧城市工作由住建部门牵头。
另外,国家和省级层面已相继在党委口设立了网络信息化领导小组,也涉及智慧城市相关工作。而廊坊一直以来由下设在工信局的政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下一步工作由谁牵头,怎样开展,需要有关方面进行明确。
与此同时,已经凸显规模化效应的公务云计算中心开始面临二次整合的难题。
“一次整合重在硬件,二次整合重在资源。”薛永杰说,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整合卫生、人口、地理等多方面信息,与近十年前的一次整合相同,二次整合也亟须“一把手”发挥自上而下的推动作用。
而按照国家试点的相关规定,廊坊或在明年迎来国家相关部门的建设评估,如此来看,今年应是关键期。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