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孟庆云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体现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心声,为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党内法规保障。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也抓住了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关键。党的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改革发展取得的新业绩雄辩地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就指出,一些地方在“四风”上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到位。他指出,这么多年中央经常讲、反复提“两个务必”,围绕改进作风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客观上说,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正是基于对党的建设面临形势的基本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和多次讲话中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指导。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进行研究部署,一方面标志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政治保障。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认真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于1980年专门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于促进党的团结统一、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党的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实践证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既表明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12个方面作出规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具体部署,这就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在坚持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主要原则和规定基础上的与时俱进,是在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生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作出的新的制度规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指导性,是当代共产党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遵循的政治准则。
加强党内监督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
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建党理论和建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从未停止过对党内监督思想理论和制度建设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党内监督与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在党内不同程度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在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强化新形势下的党内监督作出顶层设计,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行动指南。
加强党内监督,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要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新要求、推出新举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继开展;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中央巡视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事实证明,加强党内监督,能够大大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能力,使党的肌体更加健康、更具活力。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这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任务,也是对加强党内监督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要切实负起责任,行动起来,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加强党内监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广大党员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