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写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不朽的精神 永远的长征

时间:2016-10-22 15:2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河北日报编辑部

(一)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刻。

80年前的今天,甘肃会宁,当三支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红色队伍在这里胜利会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80年后的今天,不知有多少人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射在中国地图上,追寻红军长征闪亮的足迹。

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们仿佛看到大渡河水依然不舍昼夜、奔腾向前,仿佛听见娄山关上依旧枪炮轰鸣、鼓角连声,仍然能够感受到勇士们胸中汹涌的热血、澎湃的豪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两万五千里的征途,究竟创造了多少气壮山河的奇迹?一位又一位英雄儿女,怎样把长征书写成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这些历久弥新的记忆,又将如何激励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今天,让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历史,追忆艰难历程,缅怀前辈伟绩,弘扬长征精神,创造新的辉煌。

(二)

“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

一条长征路,就是一条鲜血浸透的、永不褪色的“红飘带”。

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转战两万五千里,驰骋纵横十余省。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罗列了一些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的数字:中央红军在367天的长征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两万五千里路程上,只休息了44天,日均行军74里……

陡峭险峻的雪山、浪涛翻滚的江河、沼泽遍布的草地,草根果腹、皮带充饥,天上敌机盘旋、地上敌军堵截……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无一不让人惊叹。在斯诺看来,与红军长征相比,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进军,不过是一次轻松的假日远行。

如今,80年过去,战火早已消散,号角声早已远去,但在湘江、在赤水,在雪山、在草地……一座座有名或无名的红军战士墓碑,依然向世人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铁与血的征程——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有86000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不忘昨日的流血与牺牲,才能深切体会今日的幸福和安宁;牢记当初的苦难与辉煌,才能进一步激发继续前行的斗志和勇气。

(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条长征路,就是我们党从稚嫩走向成熟、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之路。

长征这部史诗的“舞台背景”,并非高歌猛进的胜利。长征,本是一次濒临绝境时的被迫突围,发生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在国民党当局对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党内出现严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

于是,在遵义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连续三天的会议,作出了一次生死攸关的抉择。这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主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崭新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自此,革命的航船找到了正确的航向,胜利与辉煌再次与我们的党和军队同行。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每一次指挥都让人叫绝,每一次胜利都令人叹服。

一次次绝地逢生,一次次转危为安。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将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成了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了“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

(四)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一条长征路,就是一次坚定信仰、磨练意志、砥砺精神的淬火之旅。

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没有什么精良装备,连基本的衣食都极度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是什么?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因为“为革命而死,死而无憾”,大渡河边的勇士们面对桥对岸黑洞洞的机枪枪口,义无反顾地爬上了激流之上的光滑铁索;

因为深信“革命不会失败,革命的火种不会断”,红军战士们手挽手、肩并肩,高唱国际歌,走向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因为深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12名与大部队走散的儿童团员,跋山涉水,一路追寻,历时三个月终于找到队伍……

1936年夏天,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曾经共处18个月的中国红军:“他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

两万五千里,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撒播火种。长征的胜利,向世人展示了信仰和意志的力量;伟大的长征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继续前进的精神路标,让信仰和意志的力量永续传承。

(五)

长征的奇迹发生在上个世纪,但长征精神决不仅仅属于上个世纪;长征经过了十余个省份,但长征精神的影响决不仅仅限于这些地方。在长征的滚滚铁流中,同样闪耀着燕赵儿女的身影;在燕赵大地上,同样激荡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董振堂,河北新河县人。曾经十过雪山,三过草地,更曾于枪林弹雨间掩护军委纵队,战至弹尽援绝;

孙毅,河北大城县人。在长征路上,孙毅作为军委教导师参谋长本可以骑马,但他却和战友手拉着手,用双腿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征途;

孟庆山,河北蠡县人。随部队从江西瑞金出发时,孟庆山满身都是伤病,其中包括子弹从腰间穿过的重伤。但他以“死也要跟着红军队伍走”的决心,拖着伤病之躯,顽强地走完了万里长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当八路军在燕赵大地上奋勇杀敌,当游击队在青纱帐、芦苇荡里纵横驰骋,当“平山团”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最前线,当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工人冒着严寒把树苗栽在石头缝里,当李保国捂着剧痛的腹部在太行深处翻山越岭……我们可以看到,长征精神穿越时空,与慷慨悲歌的燕赵风骨相唱和,共同铸就燕赵儿女的人文和精神品格,共同谱成一曲曲高亢的时代交响。

“革命理想高于天”“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再次回首80年前的那次远征,燕赵儿女愈加感受到身上继承的长征精神基因,愈加坚定我们信仰的主义、坚守我们秉持的价值。

(六)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河北篇章,正是新的长征路上燕赵儿女必须担负起的神圣使命。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走好新的长征路,仍然有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和应对——

从全国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每一项任务面临的挑战都堪比两万五千里路上的艰难险阻。

从河北来看,经济结构调整任务重,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环境治理任务重,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还需持续用力;脱贫攻坚任务重,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有不少难题……

所有这些,都是今天的我们必须翻过的“雪山”,必须穿越的“草地”,必须攻克的“娄山关”,必须拿下的“腊子口”。

(七)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在新的长征路上斩关夺隘,我们不能有一丝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不能有一毫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汲取了这些丰厚的精神和思想营养,进一步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奋发作为、奋勇争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落实“四个加快”“六个扎实”总体要求,一心一意地干、直面问题地干、雷厉风行地干、事争一流地干、团结一心地干,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英雄的河北人民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壮丽诗篇!

(八)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不理解长征,就理解不了中国共产党;不读懂长征精神,就无法读懂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上正在进行的一切。

10月17日,当以“长征”命名的运载火箭搭载着中国航天员,开始了又一次对星辰大海的探索,我们应当记起1934年秋天的那个日子,记起行进在于都河畔的那些红军。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

今天,让我们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