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红头文件”应多些“白话版”

时间:2016-09-22 22:2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何勇海

《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日前出台,要求省级行政机关出台的“红头文件”,要将“官话”翻译成大白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群众关心的事讲清楚。(据《人民日报》9月19日报道)

如何将“红头文件”中的“官话”用大白话进行解读?依据河南省出台的这个办法,一是相关负责人要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宣讲政策;二是可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务骨干,通过撰写评论文章、接受媒体专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对政策文件予以解读;三是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要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其目的,就是保证群众对“红头文件”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

长期以来,不少单位、部门出台的“红头文件”基于政策文件的特有性质,呈现出条款较多、表述严谨、行文繁杂、术语纷呈、专业性强等特征,正规倒是正规了,严肃性、严谨性也具备了,但是,群众不容易听懂、看明白,常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之感。有些“红头文件”还存在官腔重、套话空话多等现象,让普通群众一时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或者觉得这样的“红头文件”纯粹就是“官样文章”,与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关系不大。一些“红头文件”如此这般成了“高冷文件”“套话文件”,造成了与群众的隔膜和脱节,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执行的损耗。

“红头文件”的严谨与通俗不是矛盾的,而是可以二者兼顾。比如,河南省要求正式文件与“白话版”解读配套推出,就兼顾了严谨与通俗,有助于文件精神的传达——解读能力强的可以仔细研究严谨的“官话”,解读能力略差的可以直接看“白话”。同时,官方对“红头文件”的解读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图表图解等方式予以生动展现。白话版的“红头文件”,正是群众路线在文风领域的生动实践,是值得倡导的“走转改”。

当然,与给“红头文件”配“白话版”解读材料等方法相比,更重要的是在起草、制定面向广大群众的“红头文件”时,就要少说官话、套话,少用名词、术语,尽量做到接地气、有生气,多一些“家常话”“大白话”。这样才能更方便群众理解、接受,更好地保证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