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回应舆情:宽容失误但须严惩“糊弄”

时间:2016-08-16 17:1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魏文彪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务舆情回应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提高政务舆情回应实效: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同时对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据新华社8月12日报道)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政府的施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舆情事件频发多发,加强政务公开、做好政务舆情回应日益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政务舆情能否及时公开透明,关涉民众知情权与监督权能否得到实现。《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是政府尊重民众知情权与监督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有利于堵塞谣言流传空间。

政府在回应舆情过程中,由于事件发生的复杂性、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客观原因,出面回应的人员一开始未必能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出现一些失误、纰漏,应属正常现象,人们不应苛责。《通知》提出对这些人员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不过,现实中还存在这样的情形,有些人面对突发舆情,不经调查了解就本能地否定相关事实的存在,否定相关涉事人员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有些部门工作人员甚至罔顾事实,有意隐瞒真相,刻意颠倒黑白。这既让民众知情权与监督权难以得到实现,也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令政府公信力遭受损伤。

这种情况,显然不属于“失误”,更不在《通知》有关规定的“保护”范围之内。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做好政府回应政务舆情工作,首先需要正确区分不同情况。对于事出有因,并非有意为之的“失误”应给予宽容,留出一定的自主空间,而对于那些不经调查了解就否定事实存在,乃至有意隐瞒真相、糊弄民众的,则应严肃问责,以儆效尤。如此,才能让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客观、公正、科学、规范。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