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应该怎么建(4)
时间:2016-08-12 17: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王家卓解释说,“低影响开发”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在美国提出,主要是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绿色手段对雨水进行多目标的源头控制。但此概念提出之前,美国已经初步解决了内涝和水环境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城市“灰色设施”部分,即排水管网、泵站、调蓄池等欠账太多,单纯依靠绿色方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双管齐下,用这两种手段综合、系统地解决城市内涝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
7月19日起,北京遭遇将近50个小时的连续降雨,全市总雨量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尽管仍有局部地区出现积水,但城区基本没有出现“看海”场景,也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其中,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标准,对易涝点进行治理,功不可没,当然,这些灰色设施的建设本身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王家卓表示。
“在推进海绵城市‘绿色设施’建设的同时,切不可忘记推动排水防涝的‘灰色设施’建设,二者不可偏废。尤其是该提高标准的地方必须要提高,该修建雨水调蓄设施的地方必须修建。”王家卓表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