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对话体育主持人刘建宏:永远的故乡 永远的足球

时间:2016-06-07 18:5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刘建宏为热心读者签名留念。仇举庆摄

阅读提示

30年前,他18岁,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此与媒体结缘。

20年前,他28岁,断然辞掉公职当上北漂,在央视倾心打造《足球之夜》。

2年前,功成名就的他又一次选择转身,离开央视出任乐视体育首席内容官。

如今,人生转入“下半场”的他推出自传《上半场》,第一次完整地将自己与足球的故事与读者分享。

他就是刘建宏,一位曾在荧屏上陪伴亿万球迷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的体育评论员。

作为一个从太行山里走出去的河北人,6月4日,刘建宏作客《燕赵讲坛》,同家乡父老一同分享他对大众体育的思考。在石期间,他还走进石家庄市一中、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等,同校园学子们分享他和足球的缘分,以及对体育和人生的思考。

借此机会,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河北日报记者 刘燕

身穿10号球衣,不停地穿插跑位,控球、传球、射门……在河北传媒学院的足球场上,48岁的刘建宏踢起球来像个小伙子。

“我有很深的校园情结,不管到了什么年龄,回到校园,我都会特别激动。和这些孩子们一起踢球,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整场比赛下来,刘建宏依然兴奋。

从一名央视“临时工”奋斗成长为拿下金话筒奖的“国嘴”,再到如今的新媒体高管,不管身份如何转变,有一点却一直未变——他深爱着这片绿茵场,他不会离开足球。

如今,他的人生下半场已经开启……

“石家庄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刘建宏出生在太行山里的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他的记忆中,那时吃饱饭是最大的念想。他有过吃糠的经历,那种粗剌剌刺痛嗓子的感觉永生难忘。尽管日子贫苦,但故乡仍是他最魂牵梦绕的地方。即使是当初那些刻骨铭心的贫穷和饥饿,到今天也变成了温馨的回忆。

新闻纵深:您应该算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吧?

刘建宏:对,7岁上学之前,我在老家获鹿县(现为鹿泉区)栈道村。上学后到石家庄,在石家庄化肥厂子弟学校上学,后来考上石家庄一中。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电视台,又在这里工作了6年。

新闻纵深:在近日的微博中,您写下了“家乡是我的动力”这样的话,这次回石家庄感觉如何?

刘建宏:能够带着我的新书和家乡父老一起分享,感觉很开心。如果把我的人生“上半场”分成两部分,刚好有24年在石家庄,24年在北京。即便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有了家庭、事业和朋友,但石家庄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因为这里是家乡。

尽管小时候熟悉的城市如今已经模样大变,但只要看见“石家庄”三个字,就会觉得很亲切。回石前一天晚上,我在朋友圈里发了条消息,问石家庄的同学谁请我吃饭,一下子来了二十几个,大家一起畅聊往昔岁月。那一刻,我感觉真的是回家了。

新闻纵深:在您的新书《上半场》中,第一部分写到了家乡、亲人,人们看到了一个足球以外的刘建宏。就此,您还想传达什么呢?

刘建宏:我非常喜欢齐邦媛的《巨流河》。虽然一部关于足球的自传很难具有《巨流河》那种家族史诗的气质,但我在写作时仍加入了关于家乡和亲人的回忆,我把它称之为“回不去的故乡”。书中,我记录了姥娘、母亲和三舅的人生,那些带着年代印迹的故事对年轻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感觉陌生,但却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存在。

作为我们这代人,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是相似的。我想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留住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印记。我们留下的东西越多,若干年后,历史上的这个时代会更加鲜活。

新闻纵深:您好像从不掩饰自己的“农民背景”。

刘建宏:这是我自己的历史,没有理由不尊重。我父母是第一代城市居民,但我们没有城市亲戚,亲戚都在村里。我从中国一个贫穷的小村子到县城上学,再到中等城市,最后落到大城市。这样的跨度让我明白什么事都要一点点来,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