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激活内生发展动能(2)
强化融资服务 拟投200亿元设立引导资金
本学期开始,成都魅客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课程走进了该市3所中小学的课堂。包括电子技术入门、3D打印、机器人、激光切割等在内的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公司合伙人之一余晖告诉记者:“我们还在开发在线教育,并配合课程研发开源硬件,希望能用这些课程启发更多孩子的创新意识。”
余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南交通大学的博士生,而且同他一样,这家诞生了仅一年的公司中,6位创始人都是在校生。
为激励像余晖这样的在校生参与创业,成都市采取了很多举措。在成都2015年推出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中,未来十年,该市将对创业大学生给予资金、项目孵化、创业辅导、智力支持等多方位帮扶。
具体举措包括鼓励在蓉高校探索建立“学业+创业”双导师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业绩与学分挂钩机制等。如此激励措施下,当地50多所高校、30多家研究机构迅速成为创新创业的“动力核心”。
但在创业者看来,创业的关键难题还在于融资难。就此,成都除了为创业者提供了办公地点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之外,还拿出专门基金用于鼓励初创企业、吸引人才,并面向高校在校大学生提供最高可达50万元的“创业贷”。
据提供O2O上门清洁服务的“三个管家”创始人赵光伟透露,他在注册企业时获得了政府10万元的创业基金。同时因为有知名互联网公司六年的工作经历,政府还奖励了10万元,作为人才引进计划的一部分。
有着雄厚资金做后盾,科技创新才能更有底气。2015年,成都市仅高新区一地就发放了4.2亿元奖励资金,支持近2万名人才创新创业。而为了加快打造西部创新创业金融中心,成都今年还将加快推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及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预计超过200亿元。
成都市还根据创业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积极构建“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域科技信用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
“科创通”是成都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通运行近两年,已经聚集起创业服务机构505家、121家创新创业载体,243位创业导师,服务创业企业11000多家,并采用O2O模式,聚集创业服务产品,打造创新要素商城,建设起了“创业天府”云孵化平台。
“如果说其他城市的创业是1.0版本,成都的创业可以说是2.0版本的创业。”创业家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近年携资本走南闯北,他说,成都的创业环境不限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开放的软性平台,随处都可以创业。
注重品牌建设 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版图
100秒,能干什么?
用到不同的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在3月19日成都市政府主办的“创业天府·菁蓉汇”生物医药专场活动上,初创企业影达科技用它获得了19家投资机构的投资意向。
这是一家致力于医学影像轻量化、云端化的科技创业企业。它和另外5家初创型企业(团队)获得了展示项目内容的机会。
出席活动的450余名嘉宾中,除了国内外的创业者,还有着很多来自创投机构、银行、创新创业载体、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很显然,这个活动搭起了一个舞台,旨在让创业者登台唱戏。
成都市市长唐良智也坐在台下,他是“菁蓉汇”的始创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接受有关采访时表示:“要在成都营造一种创业的氛围,要用创业激发成都这座城市的活力,创业也将是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主政武汉期间,唐良智就力推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青桐计划”。短短一年时间,“举办了15场青桐汇,40多项创投交易累计融资5.6亿元”。
他到成都任职后,“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很快启动,首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同步举行,唐良智还当场作了题为《筑创业之城让人间天府成为创业天堂》的主题演讲。
意寓支持“知识青年”创新创业的“菁蓉”二字开始在成都叫响:2015年,全市举办“菁蓉汇”主题活动15场,同时带动开展各类活动1000余场,吸引创客超过30万人次,项目获意向投资超100亿元。
成都所辖的郫县崛起了一座菁蓉小镇,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开门迎客,成都天府新区也正在建设菁蓉创客中心……
成都市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共248583户,同比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其中,自然人投资者共213837人,也就是说全年有超过21万人在成都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一家媒体将这样的现象描述为:千帆竞发,创新创业铸城市发展“底盘”。而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总结为:借助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创业之城、圆梦之都”“成都创业、创业都成”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成都,这座以“安逸”著称的宜居城市,悄然间已多了“宜业”的新标签。
3月19日的“菁蓉汇”活动还吸引了两家境外企业参与路演,一家正在研发利用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另一家则致力于全新结构的抗肿瘤药的开发。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杰克·邵斯达克和该市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成立的大核酸研究院也正式揭牌成立。
深化“菁蓉汇”系列品牌活动,成都计划开展“菁蓉汇”走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活动,还将到韩国、以色列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菁蓉汇”国内外影响力。
成都的目标是推进科技国际化进程,探索建设中外合作园区,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版图,以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起步区、核心区,启动中韩创新创业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打造亚太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创业中心。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