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16各市两会】廊坊:绿色发展争“率先”(3)
2015年11月4日,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太平庄村秧歌队的队员在表演秧歌。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村民们自发组织秧歌、广场舞等健身团队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新华社发
转型升级:构筑“5+3”现代产业格局
1月16日,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京津冀总部落户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据了解,该总部将建设京津冀机器人技术培训基地,并加速智能机器人技术商业化,打造全球机器人技术孵化和产业促进中心。
有代表评价,在固安设立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京津冀总部,不仅可以利用廊坊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利好,还可以挖掘京津冀地区的人才资源。
三次产业比例由11.6∶53.6∶34.8调整优化为8.6∶44.3∶47.1,这是廊坊“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决不能搞住在河北、回京上班的睡城。”近年来,廊坊秉承这一产业发展原则,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长,“三、二、一”格局的产业结构也已凸显。
下一步,廊坊的产业文章如何做?
“按照产业政策要准的要求,坚持‘加减乘除’并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面构筑‘5+3’现代产业格局。”廊坊市在“十三五”期间,把转型升级作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关键。
这是廊坊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打造“5+3”现代产业格局,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5+3”现代产业格局,是指要加快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产业,除了着力在上述5大新兴产业发力,廊坊还将着力提升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等3大传统优势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廊坊提出,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要提高到53%。
“这是廊坊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必然要求。” 冯韶慧认为,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新机场和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廊坊市城市经济、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据了解,廊坊将制定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下一步,廊坊要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和引进质量上下功夫。”王振生介绍,该市将通过市县两级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储备库,集中筹集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优先配置新增用地指标,用于保障各批次推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的最低用地需求。
在重大项目引进质量上,廊坊要求新建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达到1.2以上,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300万元,项目投产后年均税额每亩不低于30万元。服务类项目必须在廊坊设立区域总部,一级法人。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