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关注各市两会】石家庄: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6)

时间:2016-01-21 21:0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去年底,平山县北东黄泥村两名村民在擦拭房顶上的光伏设备。设备所发电并入国家电网,既有效利用了太阳能源,也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新华社发

如何来提升?加快与京津机制衔接,进一步推动管理创新

如何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城市自身的软实力也需要显著提升,代表、委员眼中,这既包括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改善和提升,也包括市场体制机制与京津间的衔接,还包括城市交通、环保、文化等多重环境的优化。

石家庄市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围绕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曾提出要“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市场体制机制”,要“主动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其中很多具体举措也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比如,尽快实现交通“一卡通”、客运联程联运“一票制”和货运多式联运“一单制”;构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发挥京津冀产学研联盟和科技大市场作用,支持企业与京津开展协同创新等。

“省会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不仅仅要从京津引进项目、引进资金,还要用开放的眼光,从京津乃至更广阔的区域引进人才和科技。”石家庄市台联秘书长游艳红委员提出了建立“京津冀国际人才城”的建议。

据介绍,建立京津冀国际人才城,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生活环境来吸引京津的人才。以人力资源优势分担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与京津互补发展,为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提供高新技术人才支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领智力高地。

也有代表、委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或者发出呼吁,希望石家庄市能够创新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争取开展同城化改革试点。按照京津冀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健康养老、司法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统一部署,积极对接京津制度安排和服务水平,缩小与京津的差距。

民盟石家庄市委通过集体提案的形式,建议尽快“祛除雾霾和交通两大痛点,塑造省会整体新形象”。

提案中分析,频现的雾霾天气和拥堵的市内交通是石家庄城市发展的两大痛点。石家庄市在与京津冀携手治霾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通过构建监测网络、压缩煤炭消费、减少工业污染等方式“自扫门前雪”。同时还要实施“市内道路畅通”工程,并基于交通大数据,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响应上述期待,邢国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制定三年退出全国大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后十位的时间表、路线图,以及全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举措。

张泽峰代表在发言中认为,省会之所以能够连续六年入选“十大幸福城市”,这和政府部门为市民打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努力紧密相连。通过街头24小时值守的治安警亭等诸多具体举措的实行,才赢得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未来五年,石家庄市在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相应的努力必须更多。

相关:2016民生项目实惠多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