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闻年鉴·中国】新蓝图(7)
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圳举行国家宪法日活动。
法治之道
治党治国 制度为本
法律,国之重器;法治,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标志着依法治国进入“快车道”。
201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会议,共商法治议题。一年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成熟起来,法治为社会注入安定之力,为百姓带来温暖之光。
从重大行政决策的终身追责制,到领导干部不得插手干预司法案件,再到各地各部门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越来越多的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实践证明,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人民群众更好享有改革“获得感”的重要保障。
201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一年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等一系列党内法规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打老虎”全覆盖 肃贪反腐无禁区
2015年,从年初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落马,到年底京沪“首虎”被查,反腐工作贯穿全年。从地方大员如周本顺、苏树林到军中“老虎”郭伯雄、周国泰,纪检部门“打虎”毫不手软,韧性十足。今年,对周永康、蒋洁敏等人的贪腐案进行了宣判,案件尘埃落定,腐败分子锒铛入狱。
11月,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和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相继被查,两大直辖市“首虎”落马,也标志着全国31个省区市“打老虎”全覆盖。但全覆盖不等于“打虎”就此止步,从今年的反腐成效来看,一是反腐无禁区被事实反复证明,并无例外之地;二是所谓的“反腐收官”“反腐放松”等说法不攻自破。
“三严三实”教育 作风建设不止步
“书记讲党课”,讲出真问题;学以致用,专题学习研讨深入开展;直面问题,民主生活会“辣味”十足——这一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个环节扎实推进。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各地在完成专题教育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频频打出自选动作“组合拳”,“一把手”上讲台授课,延伸专题教育对象,明确“为官不为、为官乱为”8种具体表现……
这是一次思想升华,也是一次政治点名;这是一场荡涤作风之垢、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也是一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党性锤炼。8个月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各级各地“从严从实”查摆问题、找准“靶子”聚焦问题、真抓实干解决问题,补足精神之“钙”,打牢信仰之基,让“严”和“实”入脑入心。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为官从政的氛围更好了,谋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人民群众更满意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干部只有对“不严不实”问题严加整顿,多积尺寸之功,时常防微杜渐,才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法治政府建设 制定明确时间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针对当前法治政府建设实际,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本纲要。
纲要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纲要的实施将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