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杂技能否不再是“青春行当”(3)

时间:2015-10-02 19:0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提高文化素养

增强艺术表现力

文化基础扎实,艺术素养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就强。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杂技界人士的广泛共识。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杂技教育,主要包括杂技团团带学员训练和专业杂技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团带学员往往更注重某项技能的训练,他们无暇顾及其他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演员会较早登台,也会较早地离开舞台。而在一些专业杂技学校,虽然设置了文化课,但所占比重很小。

“年龄大了,错过了最佳的文化课学习时间,除了继续在本行业内从事教练或相关后勤工作,我们不知道未来还可以走什么样的路。”参加本届吴桥杂技节的演员焦汝超说,与同龄人相比,他们从小就开始训练技巧,除了技巧外,他们没有别的生存技能。

“在一些老师和学生眼中,只要刻苦训练,有了功夫,就有了挣钱的本领。与文化课的学习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相比,专业课更能在短期内看到实效。”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毅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校正在逐渐加大文化课的比重,目前,在课程设置上,三分之二为专业课,主要练习顶功、腰功、脚功、跟头功等技巧,三分之一为文化课。

齐志毅认为,杂技演员学习文化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将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融入杂技表演中,赋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杂技是一种无声的艺术,没有内涵的表演,很难引发观众的共鸣。此外,在杂技演员的二次就业过程中,大部分人都是吃了重技巧轻文化的亏。”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