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新探索③】白洋淀试推“大淀观光游”(6)
“原先旱厕都是直排,污染淀区水质不说,赶上下雨,村里往往臭气熏天。”村民王玉花说,现在建成的水冲式厕所跟城里的一个样。
据了解,在厕所改造上,45个村需新建、改建187座。截至目前,已建成120座水冲式厕所,其他67座旱厕改造正在进行中。
对于以旅游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安新县来说,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的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正处于大规模投入期,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当地要在今年9月之前,完成45个村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民宿改造、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15项主要工作。如何借势,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探索。
目前较为时髦的PPP模式在当地被广泛应用。
“目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采取PPP模式。”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污水和垃圾处理为例,45个村每天约产生5350吨污水、65吨垃圾。将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理统筹考虑、捆绑推进,采取政府、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由政府负责前期污水管网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将污水处理设施购置及垃圾污水后期运营交由企业统一管理运营,初步测算,可节省设备采购和运营成本5600万元。”
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白洋淀景区主要为2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之后,景区可扩展至近250平方公里。
引进专业投资者,农家乐经营模式升级
前不久,大淀头村村民范老四因为村里道路拓宽,从村中心搬到了村边,虽然通过宅基地置换,房子变大了好几倍,但心里一直不舒服。可眼看着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原先的垃圾坑变成了荷花塘,垃圾成堆的水边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林道,范老四彻底服了气,他现在准备把家里重新装修来搞农家乐。
“原来这个地方才值5万块钱,现在50万我都不卖。”范老四这样说。
看好大淀观光游即将带来的巨大游客增量,“搞农家乐”成为不少当地人的想法。
虽然一下子冒出来不少竞争者,但已经在王家寨村做了十多年农家乐生意的王阿姨仍然很乐观。
“从清明一直到芦苇泛黄,旺季能持续大半年。”王阿姨说,芦苇刚发芽,就有不少京津游客钓鱼来了;到了盛夏,她带游客们出去打鱼、捉野鸭、捡鸭蛋;入了秋,他们就去放河灯、摘莲蓬……
干的年头久了,不少老客户习惯提前几个月就在网上预订。近年来,她的十余间客房很少空着,年收入超过20万元。
今年,由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王阿姨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王家寨村的农家乐开始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该村一名负责人王利生解释,企业出钱改造基础设施、广拉客源,农民以自有房屋为经济单位入股,合作社统一分配游客、统一收费、统一服务,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提取每笔游客费的15%,村集体收取企业租金,农户获取股金、薪金、租金等“三金”。
据了解,今年6月,该村就同卓正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