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河北探索在线医疗:你的健康“云”知道(4)
记者观察:“热身”之后 须闯三“关”
类似于2014年“滴滴”与“快的”打车软件之间的补贴“大战”,半年以来,阿里健康APP这一模式也让石家庄市民感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据阿里健康向本报提供的数据,半年来石家庄市民累计使用APP购药近百万人次,累计购药金额约五亿元。这是一个顾客、药店、阿里健康三方共赢之举。
网络购药补贴,加之河北省胸科医院率先试水处方电子化,支持院外购药,这场补贴“盛宴”吸引了人们去体验线下医疗、线上购药的生活。然而,喧闹过后,人们不禁要问,阿里健康APP这一模式能走多远?以阿里健康为代表的先行者描绘出的在线医疗的美丽场景真正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还需要多久?
“软件太慢,用了几次就卸载了。”4月29日,在省会青园街附近的神威大药房,一名顾客告诉记者,她利用阿里健康APP发出购药信息后,信息显示,10分钟左右就会有药店报价,但往往等半个小时也无人回应。“药店离家不远,不如跑一趟。”
还有一个现实不容回避,很多顾客是在药店咨询之后才当场用软件发出购药信息。如此一来,原本闭环的线上购药只完成了半程,比价、支付等真正有效益的环节并没有打通。换句话说,顾客为了赢得补贴,药店店员为了卖药,二者纷纷在软件上作起“秀”来。
由此可见,能否充分调动起药店店员快速处理网上购药诉求的积极性,能否将网络支付与医保系统打通,能否建立送药上门的配送体系是阿里健康APP经过半年“热身”之后亟须破解的三大难题。
目前,石家庄市三大连锁药房均未出台关于店员如何处理网上购药的相关规定,再加上药房里人手普遍紧缺,店员应对网上购药这一额外增加的工作项目尚缺乏积极性。而鉴于药品的特殊性,国家明确规定,从事药品配送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关资质,以确保药品流动的可追溯。药品配送的“高门槛”挡住了社会化资本的进入,药品配送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夕之功。
“客户端与医保系统接通已不存在技术障碍。”阿里健康河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部项目主管李金波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与支付宝、医保系统的接通将是阿里健康APP的主攻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着眼于医保资金安全,全面接通还需系统安排,当下,可先尝试开放个人账户,以此作为全面接通的突破口。
另据李金波透露,该软件正在研发自动报价系统,未来,只要顾客输入药品信息,附近药房的价格、存量等相关信息就会自动推送过来,由此省去了顾客等待药房店员接单的环节。
阿里健康APP面临诸多难题待解,不免有人发出“唱衰”的声音。有人认为,当初打车软件之所以“一夜攻占客户端”,主要因为软件开发商拿出了高达十几亿元的巨额补贴。但随着两大打车软件全面取消司机端现金补贴,在乘客方面,抢红包、返券等活动不断缩水,打车软件已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反观阿里健康APP,由于在业内尚没有第二家竞争对手,阿里健康APP能像打车软件那样拿出巨额补贴资金吗?
记者了解到,一方面,按照阿里健康与石家庄市三大连锁药房签订的一年期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今年联合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另一方面,随着今年4月阿里健康公司高层“大换血”,阿里健康APP作为该公司目前唯一一款客户端势必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人们认为,今年,阿里健康APP还将有新玩法。
无论如何,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任何新生事物,只有抓住百姓的胃口,满足百姓所需,用需求撬动技术创新,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王博)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