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多项法规“五一”实施 河北试行人民陪审员制度(2)

时间:2015-05-01 20:3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试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人民陪审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神秘而陌生。

5月1日起,这个岗位制度的改革将率先在北京、河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0家中级或基层人民法院进行试点。

正式启动于2003年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被认为是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直接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参审范围,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4月1日,中央深改组通过了有最高法、司法部制定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人民陪审员共有约21万人,普通群众比例为70%,2014年参审案件近220万件。

“人民陪审员制度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最高法副院长李少平日前在受访时表示,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不足,陪审案件范围不够明确,随机抽选流于形式等问题的存在,制约这一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按照上述《方案》,本次试点将改革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将原来23周岁的年龄限制提高到28周岁,学历要求从大专以上降低到高中以上文化学历,并且规定农村地区和贫困偏远地区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人不受学历要求限制,进一步扩大人民陪审员选任范围,强调要吸收普通群众。

其次,还将完善选任程序,将过去单位推荐和个人申请的方式改为从符合条件的当地选民名单中随机抽选加资格审查的方式,以增加选任的广泛性和随机性,提高选任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度。

此外,还扩大了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规定涉及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原则上实行陪审制审理。首次规定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原则上实行人民陪审制审理。同时《方案》还强调,人民陪审员今后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李少平介绍,本次改革,还致力于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比如,将探索重大案件由3名以上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机制,健全人民陪审员提前阅卷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评议程序,严格落实人民陪审员合议庭笔录和裁判文书签名确认制度。

在河北,具体哪五家基层或中级人民法院成为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尚未有公开消息。但2014年5月,我省即已出台意见,提出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并且发出通知,要求抓紧做好人民陪审员增补选任工作。随后,这项工作在各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如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六届十三次会议即任命了安保山等24人担任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看来,推进这项工作,一方面可以减轻职业法官的责任负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民陪审员制衡法官,最终有助于培育新的诉讼制度。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周日开赛 部分路段将禁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