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条”给河北治水带来什么(3)

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官员将会因水污染被摘“乌纱帽”
嘎子印象、新巴黎婚纱摄影两个项目限期拆除,荷花大观园、金博蓝等两个农业开发项目注销环评审批,圈头怡欣源旅游接待站等5个罚款未到位项目移交法院强制执行……今年4月,保定市对白洋淀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动了真格。
按保定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的意见,此举是在“将约谈的压力转化为推进白洋淀综合整治的动力”——4月2日,环保部联合省政府约谈保定市政府,要求后者对白洋淀淀区开展污染整治,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国务院出台的“水十条”中,白洋淀也被明确提及,目标是“污染程度减轻”。
2014年5月的公开报道显示,安新县在白洋淀自然保护区内有建设项目19家,当时已经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并通过验收的只有1家,其余18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环保部要求,保定市要对白洋淀自然保护区内涉及违法的建设项目分类整治,严禁工业企业排水入淀,解决生活垃圾、污水污染等问题,并加强淀区环境监管。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在约谈会上指出,白洋淀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切实履行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加大对淀区内建设项目整治力度。
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是“水十条”中的亮点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实施《行动计划》的主体,要于今年年底前分别制定并公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逐年确定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
强调政府的责任,今后将不再说说而已,《行动计划》明确了多项追责举措:约谈、环评限批、依法依纪追究等。
专家指出,未来政府官员可能会因水污染被摘“乌纱帽”,尤其是那些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预、伪造数据和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水污染防治,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最大一个难点是“钱从哪里来”。有数据估算,到2020年全国水污染防治需要有四五万亿元的投资,而中央政府能够支付的钱是有限的,大部分的资金要靠市场来提供。即便来自中央财政的资金并不充裕,但依然会被地方所看重。不过《行动计划》对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改变了策略,提出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专家看来,这是一种奖勤惩惰的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加快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就此,专家建议,作为地方政府,河北落实《行动计划》,不仅要争取率先取得突破,还需要创新思路,采取新机制,激活市场力量,来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最终实现把政府、企业、公众真正攥成一个拳头,实现《行动计划》的目标。
河北为此已经做了很多准备。省委主要领导指出,端正政绩观,就要抓好生态环境治理。河北省当前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生态环境,可以说,生态环境支撑能力有多大,发展的潜力就有多大,抓好生态环境,我们是铁了心的,即使影响GDP,也一定要干好。
具体到水环境质量,河北省已经先后出台了《保障水安全实施纲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河北省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许多工作已经提前谋划,系列机制正在探索。
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水十条”明确了水污染防治的新方略,河北将以水环境保护倒逼经济结构调整,以环保产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以水资源节约拓展生态空间,以水生态保护创造绿色财富,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