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衡水 正文

创新,创新……

时间:2019-09-03 04:3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创新,创新……

——衡水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纪实

刘凤举 刘文芳

近年来,衡水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安身、以高新技术立命,以“高”补晚、以“新”求快,持续深化“中科院+”,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发展,全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去年,衡水高新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6.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10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产值的62.8%。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0家,其中2018年新认定42家。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达到87家,较2017年增长32%。在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居第5。先后入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河北省综合示范试点开发区、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区示范基地。省委书记王东峰同志到衡水高新区考察时,肯定中科衡水模式,提出在全省开展“万企转型”行动;省长许勤同志对衡水高新区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在科技谷规划、产业发展、高新区定位方面作出重要指示。

构建创新链,聚集创新资源要素

着力做好搭平台、促合作两篇大文章。在平台建设方面,投资28亿元,建设占地730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衡水科技谷,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目前,一期6万平方米专业配套区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由承建“雄安新区第一标”的中建三局原班人马负责建设,已完成6.2万平方米封顶,年内将完成24万平方米综合配套区、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园、生命健康科技园、展示中心和餐饮、宾馆、娱乐等综合商业配套,打造具有国际水准、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在科技合作方面,衡水高新区依托衡水科技谷平台,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力学所、化学所、信息情报中心7个院所,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聚德霍夫受聘履职大健康产业发展首席顾问,领衔国际生命科学苑建设。齐涛团队、姜玉雁团队、朱日祥团队、孙毅团队等10余个顶尖科研团队先后进驻。

升级产业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坚持走特色产业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之路,推进存量绿色化、增量高端化。实施“百企转型”,再造传统产业。作为河北省“万企转型”策源地,依托中科院北京分院,高标准实施“百企转型”,建立“工业医院管统筹、工业诊所管产业、工业大夫管企业”三级诊疗体系,确立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三大主攻方向,首批80名专家组成的“工业大夫”团队已深入企业,总结并解决研发设计、工艺装备、质量控制、企业管理、品牌塑造等共性问题68个,推动36家规上企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其中,工程橡胶产业启动2019至2021振兴计划,在全省率先推进“河北质量”品牌建设,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衡水工程橡胶企业13项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提案完成先进性评价,“衡水工程橡胶”区域品牌价值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达40.7亿元,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济客专、北京新机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

推进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衡水高新区按照“一成果一项目、一项目一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有技术给平台、有项目给资金、有资金给项目“三有三给”创新创业孵化机制,持续不断输出成果、项目、企业、产业。中科转化中心成功发布最新科技成果100项,24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其中16项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将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中科钒钛、中科汉禧、中科恒道等6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中科系”项目实现就地转化。其中,中科钒钛全系项目办公楼及厂房主体浇筑完工;中科镍基新材料项目中试线设备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将于年内进行技术成果鉴定与产业化推广;中科汉禧项目与8家新注册企业共享专利技术及高工艺生产线,将于10月份正式投产;中科恒道项目正在装修车间,安装智能导钻研发设备,预计年底前完成中试及样机生产。中科超临界二氧化碳项目建成全球最大压缩机试验平台,已与广州同益科技、北京华电同德、瑞典舒瑞普等多家公司,就尖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产品代理授权等开展合作。在此基础上,还引进建设了一汽凌源、以岭药业、军民融合、九次方大数据、易虎网都市智造谷、南京国科双创科技园、东旭光电石墨烯产业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完善资金政策链,培育优质创新土壤

立足打造开放、包容、高效、共赢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政策、金融、服务保障,凸显合作态度、政策力度、服务温度。做强金融保障,全方位撬动银行、企业、民间资金,创设了总规模50亿元的“康”“熙”“通”“宝”四只产业基金。目前,已累计为34家企业提供基金量15亿元,支持区内企业新增产值近50亿元。其中,向镍基新材料、中美干细胞、汉禧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各类支持资金2亿多元。

做实政策保障,在用足用好市《支持衡水高新区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等系列支持政策的同时,制订出台《衡水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从10个方面对科技创新、科技人才进行全方位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项目给予重奖。2017年、2018年两年奖补资金达4.5亿元。

做优服务保障,大力推进“六个一”改革,制订出台《项目落地工作规程》,简化手续、交叉审批、限时办结,签约项目全部手续3个月内完成。大力实施企业减负工程,制订出台《降低企业自付费用六条措施》,赋予企业第三方服务自主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运营宝云生态城、高新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打造京津品质“生活圈”,并落实科技人员“百千万”待遇,即:百平方米住房,实现住有所居;千元医保,纳入高新区公费医疗保障范围,实现免费就医;万元交通补贴,实现免费出行。把科技人才子女纳入高新区12年公费教育,并优先享受衡水高品质教育资源。

创新,创新……衡水高新区在创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凯歌高奏,以矫健而坚实的步伐奔向国家级高新区……


来源:衡水日报

相关新闻:

特色果蔬富农家

风正一帆悬——衡水高新区上半年经济工作回眸

本周天气:白天有点晒早晚凉飕飕

衡水两地要通城际公交啦!

葡萄采摘欢乐多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