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河北省加快创新发展推动绿色崛起(4)
拓展新空间——
[加快增量调整,不再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截至今年3月底,河北省从京津引进项目1787个,累计核准境外投资企业650家]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五大主要任务之一,即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具体到河北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交汇,无疑将为河北扩大开放,加快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了空间。
4月3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沧州工厂正式开工建设,河北迎来最大体量、最高质量产业协同落地项目,一个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巨型汽车工厂将崛起于渤海之滨。
4月11日,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首批10家入园企业在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开工建设,年底前竣工投产。
重量级的北京产业转移项目相继“落子”,拉开了沧州市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帷幕。而实际上,产业协同发展的好戏,几乎每天都在河北省各地上演。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下,河北省各地竞相到京津淘宝,大量地引进人才,大量地引进技术,大量地发展创新型企业。截至今年3月底,河北省从京津引进项目1787个,资金519.5亿元。
扩大增量不仅仅是“引进来”。河北省部分优势产业产能富余,将其变成“走出去”的优势,同样也是增量调整。
河北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鼓励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走出去”势头良好。截至今年3月底,河北省累计核准境外投资企业650家。冀东集团今年将在南非开工建设年产100万吨水泥项目;河北钢铁集团正在推进的南非500万吨钢铁项目,是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全流程钢铁项目;沙河壮大玻璃公司在坦桑尼亚建设的玻璃生产线项目、英利集团在南非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程等都是中外产能合作的典范。
加快增量调整是一种蓄势,需要定力和耐心。只有持续蓄积“新势力”,才能迸发出新一轮发展浪潮,实现新的合理的增长速度。全省上下已凝聚成一个共识:加快增量调整,是靠全省人民发扬“蛮拼”精神干出来的,是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出来的,是靠持续蓄势堆积发展正能量实现的。
放眼未来,河北省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做好增量调整这篇大文章,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相信,随着深度转型持续推进,增量调整不断加快,河北经济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圣商大家族创上海股交所挂牌上市奇迹
- 2北京盛世时代董事长冯桂娣荣膺2015年“全国五一
- 3刘强东奶茶妹妹巴黎大学拍婚纱照 盘点娱乐圈忘
- 4宋茜张杰王菲赵薇刘烨机场素颜揭底 明星不惧机
- 5曹格暂停更博关闭评论 黄磊微博疑透露费曼受伤
- 6武邑发现12张清代至民国时期地契 最老200年历史
- 7河北一农民苦心研究5年巧手还原三国时期“木牛
- 8石家庄藁城区打造“一村一品” 20万农民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