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复杂成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获国家专利
石家庄市复杂成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获国家专利
每年可“吃”建筑垃圾300万立方米
5月24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由该局牵头研发的国内首套复杂成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目前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系统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300万立方米。
为进一步推进石家庄市海绵城市建设,市城管局不断在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结合点上下功夫,牵头研发了复杂成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利用该处理系统的建筑垃圾再生技术,可生产出高性能的透水砖类产品。采用此类砖铺设的城市道路,可使雨水迅速下渗,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并有效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
近日,记者在滹沱河建筑垃圾处置场制砖车间看到,采用这套系统的生产线上,一块块透水砖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车间负责人潘琨为记者现场做了一个小实验:将250毫升净水,匀速倒在一块透水砖上,约10秒左右,砖体下方已渗出水滴。
据市市政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超介绍,对收运来的建筑垃圾,通过雾炮降尘、多级破碎、筛分等工序后,形成粗、中、细三级再生骨料;将再生骨料、新骨料、水泥、颜料等按一定比例搅拌,送至主机压制成型,便可以生产出所需的透水砖。
“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这种透水砖透水性能、耐磨防滑性能、抗压抗折强度等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是石家庄市市政工程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谢超说。
据了解,该系统的研发属于石家庄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市市政建设总公司本着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思路,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生产试验,最终研制成功。
按照设计,该系统的制砖机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标砖1.8万块,水泥稳定土生产线每小时产量600吨,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300万立方米,意味着每年可节约垃圾占地600余亩,少开采天然砂石500万吨,对石家庄市打造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首席记者靳晓磊 见习记者何孟尧)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圣元优博发起万人臻爱宣言,向新生致敬
- 2复方阿胶浆马拉松首站开启 石家庄燃起美好生活
- 3几千人因售炸油条被判刑,冤枉吗?
- 4事实胜于雄辩——美国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获得
- 5人民日报署名文章:玩弄强权注定失道寡助——唯
- 6让乡村在振兴中走向富裕 关键在发展产业
- 7越是平凡处 越是见初心
- 8中国经济的活力澎湃(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