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邯郸 正文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创新引领,从引爆潜力到激活动力

时间:2018-10-29 18:06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创新引领,从引爆潜力到激活动力

——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回眸

这是10月26日航拍的石家庄市高新区建设的高端孵化载体创新大厦。目前,石家庄高新区已形成由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及若干专业园区组成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记者赵海江 史晟全摄 制图/褚林

□记者 张怀琛 通讯员 梁 炜

从“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40年来,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历经了恢复发展、初始改革、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四个阶段。

为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明显;5家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比“十二五”末增长29.63%;为科研人员“解套”“松绑”,更多科技成果走出校门、走向市场。

改革永不停步,创新未有穷期,一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正在我省铺就。

从“求关注”到“受重视”,创新主体实现量质齐升

创业11年,人天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飞发现,身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像雨后春笋,越冒越多。

变化要数近两年最为明显。在他的公司楼下,石家庄科技大市场里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类政策宣讲会不断,“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这每一项都与企业切身利益相关,我们场场必去,想占个好位置还挺难哩。”

一组数据证实了肖飞的感受:2014年至2017年,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由1.3万家飙升至5.5万家。今年前7个月,全省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8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97家。

变化从何而来?肖飞感触颇深:“从蹒跚学步到快速成长,企业发展路上,政府扶持引导的‘手’越发稳健有力了。”

2007年,从深圳考察回来的肖飞再也不能“安心”上班了。在那个改革大门被率先推开的地方,他有许多通信领域的朋友“下海试水”,找到了实现人生抱负的舞台。

没有太多犹豫,肖飞辞去了国企高管的“铁饭碗”,怀揣50万元积蓄,在一套租来的单元房里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型企业。

创业艰难,他也经历过绝境。最窘迫时,他卖掉房子、车子苦苦支撑,连付每月1200元的房租都捉襟见肘。“技术、资金、人才……每一项都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转折发生在2013年。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验明正身”。随后,全省接连发布两轮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依据不同阶段需求,推出苗圃、雏鹰、小巨人和上市四大工程,全链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长高、长大。

这一年,人天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批认定的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之一。在肖飞看来,除了拿到“身份证”,由政府“量身打造”的一系列科技新政更让企业欢欣鼓舞——

发放近3000万元科技创新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敲开高校院所大门,购买高水平科技服务充当“导航仪”“进门条”“代金券”;

搭建规模达9700万元的省级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银行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余额940.71亿元;

设立8只天使投资子基金,总规模达2.31亿元,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直接注入资金“活血”;

……

2015年,人天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从省科技厅拿到了2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门用于产品技术研发升级。肖飞后来听说,这笔钱竟是从省长预留金中划拨出的专项经费,心底倍感温暖,“从求关注到受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政府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一系列政策激励下,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174家,其中,仅2017年就新增超千家,增速连续2年实现翻番;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6.2万家,连年持续新增超万家,成为我省创新驱动的“生力军”。

搭“台子”、唱“大戏”,打造创新要素汇聚高地

考察科技项目、操办创新创业活动、接待来访企业……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局局长丁飞燕却很珍惜现在“累并快乐”的工作状态,“政策、资金、人才、项目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这说明,高新区作为汇聚创新要素的大平台,在创新驱动上的引领作用越发凸显了。”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包括石家庄高新区在内,全省5家国家级高新区共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3901家、高新技术企业730家,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00.5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29.63%;实现工业总产值3597.52亿元,增长14.4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506.66亿元,增长33.65%。

然而,回首建区初期,丁飞燕坦言在吸引企业和项目过程中,也曾走过“装进篮子都是菜”的弯路。

“没有太多规划,也没有太高的门槛,医药、电力、装备制造……只要企业愿意来,我们就照单全收。刚开始确实红火了几年,可渐渐我们发现了问题。”丁飞燕说,到跨入2000年的头几年,园区基本快要“塞满了”,但在全国56家国家级高新区考核排名中,石家庄高新区却位列倒数。

深陷“成长烦恼”的不只石家庄高新区一家。当时,怎样才能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是全省科技园区面临的共性难题。

“大家的‘病根’都差不多,产业水平偏低、创新要素集聚力不强,支撑企业发展的创新平台、特别是有特色的创新平台缺失,都是导致园区承接高新技术和产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丁飞燕说。

如何在全省打造既有质量、更具特色的创新要素汇聚高地?

2016年4月,全省开发区改革发展会议召开,聚焦机构编制管理、行政审批制度、人事和薪酬制度、投融资平台建设等,提出29条改革举措。

不仅如此,在科技项目组织上,省科技厅还对各国家级高新区设置了单独归口,并启动实施高新区提档升级工程,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内有政府支持、外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2016年6月,来自北京的大唐网络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大唐云高众创空间,在石家庄高新区“安营扎寨”。

“作为由京入冀的首家央企创客平台,大唐云高除为入驻企业提供优雅整洁的办公环境外,还带来了与北京相似的创业环境。”丁飞燕说,以云服务平台技术孵化为主体、以投融资服务和园区创业服务为两翼,配合技术、投融资等六大服务包,它能帮助创客3个月实现由想法到产品、6个月上线运营、9个月完成试错,全面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搭“台子”、唱“大戏”: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改革试点、金融业服务科技创新改革试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目前,石家庄高新区中仅国家级示范试点建设就有7项。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近几年,我们不光有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还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建起了诺奖工作站。”丁飞燕说,2017年,在科技部出炉的百余家国家级高新区评价结果中,石家庄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9位,跻身第一方阵。

现如今,1/4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高新区,1/2以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在高新区,2/3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转移机构聚集在高新区……在我省,从技术研发到孵化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正在高新区加紧形成。

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发创新活力、加速成果转化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富矿”。但长期以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我省高校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却并不强,短板较为明显。

“高校有技术,企业有需求,双方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理应‘一拍即合’才对。为什么还会出现‘两张皮’现象,关键是上头没政策,教师缺乏与市场对接的积极性。”河北工程大学机械学院教授王桂梅说。

早些年,她曾带领团队完成一项技术创新课题,艰苦攻关了好几个月,最后却在收益分配上犯了难:按理说,课题组的成员干了多少事,就应该拿到多少报酬。但事实上,多年来,科技人员在科研项目中的额外付出及应得的智力回报并未得到政策承认,项目组成员开支劳务费被明确禁止。教师业余接触企业科研任务,横向课题做得再好,评职称时也不给加分。

科研、资产、财务、人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先迈出体制机制创新的第一步。

2015年,省科技厅组织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4所高校在全省率先开启“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的探索之路,主动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解套”“松绑”。

2016年,新修订的《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将科技成果“三权”下放到成果完成单位;同时明确,成果转化收益的70%奖励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转化人,奖励数额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

王桂梅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那是2016年深秋,学院办公室接到一个河南老板的电话,想找老师帮忙设计一种煤矿井下的小型控制装置,正好我研究的包括这方面内容,就跟他简短沟通了几句。”在她看来,企业想要达成的技术需求并不难,很快完成课题后,便拿到了5万元的“劳动报酬”。

再次面对收益分配的难题时,王桂梅顿感轻松了许多,简单几步过后,她和课题组成员便拿到了各自合法依规的劳动所得。

更惊喜的是,为调动高校教师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河北工程大学将成果转化收益中可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转化人的比例,提高到了90%。“按劳分配,科研人员拿大头,再揽课题时大家的劲头都不一样了。”

创新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机制、规范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探索科技成果产权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从拿课题开始、以发论文结束的高校科研“套路”,被渐渐打破。

“目前,我校已有30余个研发团队或成果完成人依规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11名教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等‘绿色通道’,晋评高级职称。”河北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崔国华说。

2017年9月,我省印发《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2017年10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出炉;2018年3月,发布《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北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紧接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出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我省释放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上的难点、堵点正加速打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共签订技术合同12520项,总成交额达396.51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输出技术合同4411项,比上年增长14.63%;吸纳技术合同8109项,比上年增长16.61%。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王东峰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一行

邯郸市复兴区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24件

邯郸市政府召开去产能工作约谈会议

王立彤部署邯郸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

邯郸持续推动县城建设提档升级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