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个贷不见面”15分钟完成放款
打通信息“隔离墙”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
全省首例“个贷不见面”15分钟完成放款
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的实现,彻底打通了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的“堵点”。8月21日,全省首例“个贷不见面”业务在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成功办理,仅用15分钟便完成放款,这也是河北省内办理的首例“个贷不见面”业务。
这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创新举措,打通了不动产信息的“隔离墙”,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
“个贷不见面”是指在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时,登记人员与抵押权人、抵押人不见面的办理新模式。其实质是在不动产登记中心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网络专线,通过系统直连,在金融机构完成对抵押人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以及抵押权人缴费、不动产登记证明打印,实现申请个人不动产抵押贷款的“一站式”服务。
“从申请到放款仅用了15分钟,真是太快了!”8月21日,在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刚刚办完房产抵押的马先生高兴地说,以为要跑好几趟才能办完的业务,没想到一次就能办完,切实感受到了这一创新举措带来的方便快捷。
据了解,以前要办理抵押贷款,需要经过申请、征信调查、核准、面签、登簿、缴费和放款等7步,办理人至少需要在金融机构和不动产登记中心之间往返3次,有时候需要好几天才能办完。
如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给金融机构,并委托其进行不动产登记的申请、受理、初审,不动产登记中心在收到金融机构初审资料后进行审核登簿,实时将登记结果推送给金融机构,然后完成放款。通过让数据“多跑路”,实现了群众少跑腿、登记效率高、银行放款快。
据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薛金辉介绍,为保证抵押人的合法权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金融机构签订了保密协议,并配置网络安全设备,对金融机构设置数据使用权限、各环节数据使用及系统操作全程留痕备查,确保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
据了解,今后,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范围将扩大,在办理业务时,能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材料,不再要求群众反复提交,实现进一步便民利民。(记者宋钧、靳晓磊)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自主研发任重道远 LG变频中央空调砥砺前行
- 2人民日报评论员:把“九个坚持”作为根本遵循
- 3新华社评论员:领时代潮流 践大道之行——写在
- 4新华社评论员: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 5新华社评论员:领时代潮流 践大道之行——写在
- 6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 7校园“求美”群体壮大 整容成孩子的“开学礼物
- 8高位截瘫小伙贴膜6年买上房:被汶川地震灾民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