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建设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搭乘互联网东风 农业变得更智慧
大数据建设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农户在小规模的生产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石家庄市加大智慧农业的建设,依托石家庄市农业大数据,搭建了零距离智能服务平台,智能下单、远程管控,让农技服务变得更加便捷,也让石家庄市农业搭乘上互联网的东风,给乡村振兴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通过数据平台可以联系上千名农业服务专家
元氏县东杜村有着多年红薯种植历史,无论是前些年的传统种植,还是后来的特色红薯种植,乡亲们最需要的都是农技服务。如今,打开手机客户端,通过智能服务平台,就能给附近的农技人员下单,把遇到的问题上传,平台上的农技人员通过远程指导和现场查看等方式,给庄稼开“药方”。
益农信息社东杜村级社的陈巧飞介绍,以前种植方面遇到问题以后,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找专家,联络晚了把农时就耽误了。现在有了咱们智能网络以后,通过网络找专家,特别方便。直接在网上下单,下单以后专家就会给咱们进行实时指导,如果问题比较突出的话,专家就会过来进行现场指导。
石家庄市在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中,搭建了这个拥有1060名农业服务专家、一线服务人员的数据平台,涵盖了种植、养殖、畜牧、水产等领域,农民使用手机客户端即可实现在线预约、远程诊断、现场技术支持等农技服务,其便捷性让广大农民朋友尝到了甜头,该数据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数据中心重构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
2017年以来,石家庄市以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为契机,以17个县(市、区)益农信息社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新业态。
“益农社的网上平台既可以向农技专家咨询种植技术,又能向天南海北的客户推销自家的红薯,还能了解红薯在全国的实时销售行情,可以对行情进行跟踪,我们跟着市场行情走,价格上比我们平时高出20%-30%来。” 陈巧飞笑着说。
在元氏县益农信息运营服务中心,何云峰也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更是项目的受益者。何云峰经营着元氏县诚信种植家庭农场,种有数百亩的花生。现在除了能让花生包装上网,扩大销售渠道外,还可以查看农产品价格实时发布系统。
何云峰说:“用益农信息社这个网络平台+手机、PC客户端,让老百姓都能把农产品、特产放到互联网上。比方说今年春季,我自己的家庭农场有几万斤花生。今年价格本身就低,在当地6块多一公斤,放到平台上就7块多了。差一块钱就可以让花生多收益几万块。现在的模式和传统模式不一样,传统模式就是靠当地零卖,量没这么大。走网上平台,全国各地都可以销售到,自然量也就大了,东西也就不愁卖了。”
其实,这只是石家庄市智慧农业应用中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石家庄市以构建省会数字农业综合支撑服务平台项目为抓手,实施了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智能服务、智慧农机、测土配方和农产品价格实时发布系统等平台,对全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了重构,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
智慧农业应用系统实现融合发展
在市农牧局的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打开智慧农业应用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除了能够看到全市208个奶站、40多个定点屠宰场的实时监控外,涉及11个县(市、区)45个区域站的农业集中生产区间也实现了监控覆盖。
市农牧局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可以在鹿泉、藁城、正定、新乐、灵寿、赞皇、元氏、高邑、栾城、赵县、晋州11个县(市)区的农业集中生产区间,通过实时视频远程调度,实现对辖区内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
现在石家庄市还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平台为依托,对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实时监控,实现农产品信息可共享、来源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等,随着智慧农业系统不断完善,石家庄市的农业智慧办公体系、三农舆情监测预警体系、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电子商务体系,也将逐步实现跨界对接、融合发展,真正让智慧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岳金宏)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有责要尽责,失责必问责
- 2从天台爬管道进屋 13岁男孩18楼失手坠落不幸身
- 3监控记录下这一幕 司机“熊抱”无腿乘客上下车
- 4怀孕已5个月,孕妇因吃水果胎死腹中!医生这样
- 5华人女子在美国被掉落树枝砸伤 政府赔1450万美
- 690后小夫妻分居闹离婚 因丈母娘嫌女婿太懒?
- 7网约车司机不愿进小区竟驶回原地 双方在高速大
- 8禁止景区外导游讲解 游客恭王府内给朋友做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