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不清理占道修车老人,霸气且温暖
●特约评论员 宋潇(四川)
近日,在山东青岛即墨一小区门口,有位70岁的大爷常年在人行道上修车。一些市民就投诉他占道经营,还指责城管不作为,却没想到执法部门给出了一个“不予清理”的答复。原来,修车摊是老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取缔对一家人生活影响极大,所以城管决定暂时不予清理。

而且,执法部门还称,如果取缔修车摊,对周边交通没有太明显增益,而且它的存在,也给周边居民带来很多便利。
一辆摆在人行道上的三轮车,一位70岁的老人,车上的物件,摆放的是他日常修车的家当。附近路过的居民,买菜或者接送孩子经过他的小摊时,可能还会打个招呼,“大爷,今天修几辆啦?多久收工啊?”一切,都显得极富生活味道。
但这样的宁静也有可能会被打破。比如,哪一天大爷的小摊,突然被一些市民“看不顺眼”,那么可能就会产生一个匿名投诉,相关政务部门就不得不“马上处理”,紧接着,城管就会“大驾光临”,拖车就会慢慢逼近,结局,可想而知。

过去,类似城管与摊贩之间的争斗剧情,在各个地方不断上演着,可到头来,终究是两败俱伤。如今,当这样的剧情快要上演时,是城管做出了让步,才不至于再次让“流血”“下跪”“暴力”等事件发生。
与其说是让步,还不如说是人性化执法的回归,是公权与私权之间相博弈的结果。要知道,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人们对于摊贩是同情的,抛开年龄和性别,但凡一说到摊贩和城管,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后者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是由于,对于城管的执法,不少人或许还带有成见,而对于摊贩,他们也会盲目地认为,只要摊贩没有妨碍他们生活,那么城管的管制,就是一种多余的干预。
这种看法倒不是说不合理,只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事件变得更复杂。就好比青岛发生的这起“无声的对峙”一样,很小一件事,就因为一些市民的投诉,城管可能就不得不一边要承担上级机关的压力,一边又要动用执法手段进行管制。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城管被骂得更惨。对于城管来说,如果取缔老人的修车摊,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断了一家人的生计,就会让附近居民少了一份便利,甚至,让一座城市少了那么一点人情味。
市民的投诉也没有错,老人修车摊本身就在人行道上,按照相关道路规定,确实属于占道经营。可这种时候,在法律等条条框框之外,更应该有人情、良心和道义。这不是一种盲目同情,很多时候,处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的恰恰是一种感同身受和将心比心。
话说回来,那位被投诉“占道修车”的老人,不过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市民而已。
如果城管取缔了他的修车摊,最多就是辗转腾挪了一个物理层面的空间,附近的居民通行可能会更方便,道路会变宽,但对于人心和一座城市的发展路径来说,将会越变越窄。
当然,如果有更合适的处理方案,还是建议相关部门能平衡好市民的通行权和老人的修车摊之间存在的冲突。要么给它挪个地方,要么是做出一些改善。总之,一切都是为了“人”。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衡水老白干“不上头”的国际香型白酒被选为国际
- 2中国十大名酒盘点,中国白酒排行榜
- 3凝聚互信共识 共创亚洲新局面
- 4【长城评论】不能让“二选一”疑云损害公平竞争
- 5【长城评论】“青蒿素抗药性”突破:冷静与理性
- 6【长城评论】别从“扶贫牛”上“薅牛毛”
- 7【长城评论】回复“OK”被开除关乎社交礼仪,更
- 8【长城评论】地震中,那温暖人心的光
- 1百合婚礼联合团车网 送你父亲节最“爸”气礼物
- 2石家庄桥西区社区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创新治理
- 3正定:两千余台农机助阵“三夏”
- 4石家庄桥西区特色工作法入选民政部百个优秀社区
- 5平山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 6井陉自力更生修“天路” 昔日坎坷小路成大道
- 7无极县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 8【身边的健身达人】张晓丹:让古老拉花焕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