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石家庄 正文

石家庄市救助站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时间:2017-11-13 07:1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让流浪者过个温暖的冬天

石市救助管理站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可打24小时救助热线:966008

工作人员为流浪乞讨人员发放方便面。

每年冬季都是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根据民政部、河北省民政厅和石家庄市民政局统一部署,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于11月3日正式启动了一年一度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全力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在内的各类街面生活无着流动人员,确保这些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服务。

●天气渐凉 “寒冬送温暖”行动开启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由民政部于2010年发起,迄今已连续开展7年。该专项救助行动旨在通过主动救助、应急救助、开放救助、联动救助和保护性救助等多样化救助举措,切实保障寒冬气温条件下街面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帮助他们安全温暖过冬。据悉,本次专项救助行动将持续至2018年3月15日。

2017年11月8日,立冬第二天,也是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启动2017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后的第六天。当天19时许,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救助保护热线接到热心群众来电:“新华区友谊大街与北二环交叉口东南角便道上有一位年约50岁的拾荒人,希望给予救助。”

群众的电话,就是行动的命令。随即,一辆装载着棉衣、棉被和方便面等救助物资的救助专用车赶赴现场,搜寻救助拾荒人。但事与愿违,工作人员没有在所说现场找到那位拾荒人。面对“白跑”一趟的结果,上街巡查小组成员刘彦达表示:“其实也不算白来一趟,至少我们掌握了这个信息,今后上街巡查时会重点关注。”

8日23时许,上街巡查小组常规巡查至市区裕华西路与民心河交叉口东行30米处时,突然发现有一个人在不远处的某小区门口来回踱步。经过一番交流,工作人员得知此人年已70岁,前几日刚到石家庄打工,因年龄偏大,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目前正处于流浪状态。“跟我们去救助站吧,那里有床睡,有饭吃,还暖和!”待工作人员讲清救助政策后,老人连连点头致谢。回到救助站,老人洗过热水澡,换上新衣服,吃着热乎饭,脸上露出了笑容。

●工作创新 确保救助行动取得实效

“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流浪街头,他们大多不爱与人沟通,不喜群居生活,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这也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救助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白月成介绍,基于对工作形势的科学研判,他们着力在“早”“快”“近”“广”“传”五个字下功夫、想办法、出实招,以确保“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取得实效。

“早”,即早准备。根据往年工作经验,入冬前提前采购了大批棉衣、棉被、大衣和方便面等救助物资,以备发放给那些目测身体基本健康又明确表示不愿到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御寒之用。

“快”,即快反应。加强值班值守,要求热线电话响三声必须接起;掌握准确位置信息后,工作人员1小时内赶到现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到站后,以最快速度、最简化程序办理入站手续。

“近”,即便捷化。着眼构建困难群众“身边的救助管理站”,打通服务生活无着流动人员“最后一公里”目标,依托已开设的石家庄火车站、石家庄火车北站临时救助点,开办开放式临时庇护避寒场所,为附近生活无着流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

“广”,即范围广。一方面,抽调人员组成多个上街巡查救助小组,对城区重点地段、车站、桥梁涵洞等开展大规模常态化巡查,积极开展劝导救助服务。另一方面,借助市区星罗密布的福彩销售点,由其协助开展发现报告、提供临时避寒等工作,进一步织密救助管理服务网络。

“传”,即广宣传。将联系电话、单位地址等广而告之,鼓励公众参与到“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中来。

“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使救助管理工作迸发出新活力,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了解,自“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以来,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已先后为50余名街面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劝导、物资、医疗救助和寻亲等救助服务。

如果您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与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联系,或者拨打110报警电话。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0311——966008。(记者南开宇 通讯员杨国勇文/图)

相关新闻:

石家庄有了公益大书房,市民可享零门槛阅读服务!(图)

李敬泽《咏而归》读书分享会在石家庄举行

终于等到你!石济高铁开通运营 衡水迈进高铁时代

中国人寿走进校园宣传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非法集资

河北省首例医院与政府构建的医联体揭牌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