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海委员:建议京津重点高校增加河北录取名额(3)
表一:京津“211工程”大学招生计划(不含自主招生计划)投放三省市对比表(单位:人)
省份 |
2014年 |
2015年 | |||||
计划数 |
高考人数 |
比例 |
计划数 |
高考人数 |
比例 | ||
北京市 |
7006 |
70500 |
9.94% |
6629 |
68000 |
9.75% | |
天津市 |
3509 |
64503 |
5.44% |
3436 |
61990 |
5.54% | |
河北省 |
3240 |
418200 |
0.77% |
3435 |
404800 |
0.85% |
表二:清华、北大招生计划(不含自主招生计划)投放三省市对比表(单位:人)
省份 |
2014年清华大学 |
2014年北京大学 | ||||
计划数 |
高考人数 |
比例 |
计划数 |
高考人数 |
比例 | |
北京市 |
197 |
70500 |
27.94 |
200 |
70500 |
28.37 |
天津市 |
37 |
64503 |
5.74 |
38 |
64503 |
5.89 |
河北省 |
60 |
418200 |
1.43 |
46 |
418200 |
1.10 |
省份 |
2014年清华大学 |
2014年北京大学 | ||||
计划数 |
高考人数 |
比例 |
计划数 |
高考人数 |
比例 | |
北京市 |
197 |
70500 |
27.94 |
200 |
70500 |
28.37 |
天津市 |
37 |
64503 |
5.74 |
38 |
64503 |
5.89 |
河北省 |
60 |
418200 |
1.43 |
46 |
418200 |
1.10 |
(上表中招生计划数字来源于2014年、2015年京津29所“211工程”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据;三地高考人数来源于各地考试院当年公布的数据。)
三是录取分数不公平。由于上述两个原因,自然导致京津冀三地高考招生录取中的不公平。北京市、天津市分别从2002年、2004年开始不再使用全国高考统一试卷,京津冀三地考生考入名校的公平性被规避,但是这种不公平的事实仍然存在。以京津冀高考使用统一试卷最后两年的本一录取分数线相比,也可以看出三省市录取分数的很大差异。
表三:北京市、河北省2000年、2001年高考录取本一分数线
省份 |
本一分数线 |
2000年 |
2001年 |
河北省 |
理工 |
543分 |
572分 |
文史 |
520分 |
537分 | |
北京市 |
理工 |
476分 |
488分 |
文史 |
465分 |
454分 |
(上表数据来源于新浪教育网http://edu.sina.com.cn/focus/2003gklq/)
表四:天津市、河北省2002年、2003年高考录取本一分数线
省份 |
本一分数线 |
2002年 |
2003年 |
河北省 |
理工 |
571分 |
513分 |
文史 |
539分 |
531分 | |
天津市 |
理工 |
505分 |
452分 |
文史 |
492分 |
477分 |
(上表数据来源于新浪教育网http://edu.sina.com.cn/focus/2003gklq/)
从表三、表四可以看出,2000年、2001年河北理工类本一录取分数线高出北京67分和84分,文史类本一录取分数线高出55分和83分;2002年、2003年河北理工类本一录取分数线高出天津66分和65分,文史类本一录取分数线高出47分和54分。
正是由于上述高考不公现象的长期存在,使河北考生成为教育不公后果的承受者,使大批河北学子失去了进入优质高校甚至大学学习的机会,失去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使河北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发展提升长期处于滞后的困境。
因此,建议教育部协调京津冀三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从2016年开始,实现京津两地重点大学招生计划向河北考生的倾斜,每所重点大学在河北增加30-50人的招生名额,并做到以后逐年递增。从而逐步实现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均等化、普惠化,加大对河北高端人才的培养,为京津冀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