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石家庄 正文

省会居民已经喝上了南来水 揭秘汉江的源头(2)

时间:2015-03-31 22:0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汉江第一家”张邦贵上山捡拾垃圾。

  -石泉垃圾处理场,工人在劳动。

  -搬迁移民钟明新的新生活。

  镜头二:搬迁移民

  汉中市汉台区,在这片如今以“油菜花海”闻名、历史上经历了秦汉两宋三筑两迁的土地上,有一条蜿蜒的河流——褒河,它是汉江最大的支流,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为了保护水质,汉台区在褒河水库周边实行退耕还林工程,对附近10个村庄实行了搬迁移民。这不仅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也让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钟明新就是其中幸福的一位。

  3月22日,在汉台区河东店镇移民搬迁安置点,放眼望去,几十栋六层白色小楼整齐划一,小区公园、健身器械、卫生室、幼儿园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十分完备。两年前,48岁的钟明新从位于山区的平安村搬到了这里,过起了城里人的惬意生活。然而,曾经的生活也让他记忆犹新。

  “以前的房子是砖木结构,七八十平米,四面都是山。”钟明新说,在过去的40多年里,他最害怕的就是夏天,因为,长期下雨特别容易导致泥石流的发生。“2008年,山上滚下的石头就砸在我家后墙上,吓坏我们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钟明新至今心有余悸。

  如今,在钟明新106平方米的新房里,液晶电视、壁挂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样样齐全。“山里还有7亩多地,以前种玉米、黄豆等杂粮,现在全部种上了核桃树。我还在家里养娃娃鱼,家里的收入提高了一倍。”钟明新说,曾经,他们还为儿子的婚事发愁,担心姑娘们嫌山里穷。“现在,儿子娶媳妇容易多了。”

  与钟明新同样甜蜜快乐着的还有商洛市镇县云盖寺镇花园社区的刘金花等5000户居民。自从去年2月份从冷水河村搬进花园社区后,45岁的刘金花再也不用每天花1个小时送孩子上学,也不用付房租,更不用辛苦地推销汽车配件了。她只需每天来到小区内的一家秦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向去那里的客户讲解产品,教前去领绣品的居民如何刺绣就行。“中午和晚上还能回家照顾父母,轻松多了,挣得也不少。”刘金花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开始,陕西省就实施了以生态、避险和扶贫为目标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投资1139亿元,对60万户共240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安置。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69亿元,26万户88万余人实现搬迁,彻底摆脱了地质、洪涝灾害威胁。迁出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为天然林保护、山区生态功能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前一页 [1] [2]

相关新闻:

石家庄市加强岗黄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石家庄岗黄水库将设320公里围栏

石家庄“阳光代建”从源头遏制建筑领域腐败

石家庄: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饮汉江水 购“爱心鱼”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